種地不掙錢是常態,培育新型農民是趨勢 |
來源:農資與市場雜志 2018-9-28 10:08:00 |
秋天,原本是承載喜悅,孕育生機的美好時刻!但在農村,秋收在即,由于莊稼收成減少,很多農戶開心不起來。 據不完全統計,受前期天旱影響,后期陰雨連綿,多地玉米、大豆等作物產量減半,甚至絕收,忙活一季可能抵不上半月工資。 在筆者老家河南許昌,家里共有四畝玉米,農藥、化肥、種子、耕地、澆地等加一起的成本在1100塊錢,不算人工。但從收成來看,澆過地的畝產1000斤左右,沒澆過地的有300來斤。按照這幾天的0.78元/斤——0.81元/斤銷售價格來算,四畝地除去成本(不帶人工)一共賺了不到一千塊錢。 三個月忙活,最后收入寥寥,難怪家里老人苦笑著說: “比起撂荒,多少有點收成夠一年吃就可以了。” 記得一周前,筆者去新鄉出差,在回來的途中,發現沿路都是晾曬的玉米,但大多數都沒有剝皮,隨便攤在一起。當時天快要下雨,也沒見多少人收,這些玉米好像被拋棄一樣,令人唏噓不已。 對大部分散戶來講,種地只是一種習慣 在大田區,尤其是一家種幾畝地的小戶,糧食一斤漲幾分幾毛錢對他們影響不大,因為他們早已不再單單依靠種地來生存了,大多選擇涌入城市打工掙錢。即使是家有幾十畝土地的農民,也多選擇外出,因為在家一年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種糧所賣的價格,遠不如在外打工掙的多。 對于種地,他們的積極性越來越差,但為什么仍不撂荒或者租出去不種呢? 因為在老家,種地的人都是50歲以上,在他們的骨子里,祖祖輩輩種地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地是一種精神寄托,是一個家庭活著的根,是他們生存的最后一道保障。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農民自己心里清楚,明明知道種地不掙錢,白白浪費體力,可還是要堅持種下去的原因。 對大戶來講,任何風險都會影響種地積極性,糧價上漲遠遠抵不過天災所受的損失。 2018年,天災從年頭持續到現在。 在一些果樹區,倒春寒、冰雹、暴風雨連番襲擊,損失慘重,大田區也一樣。 七八月份,由于天旱持續時間太久,導致水稻、玉米嚴重缺水,澆不到地的大戶表示,今年產量肯定下降。九月中下旬,終于等到下雨,對玉米、大豆來講,本該收獲,卻陰雨連綿導致莊稼發霉腐爛。對水稻來講,等來不是“久旱逢雨露”的欣喜,而是被大風刮倒的慘烈景象。 據悉,近兩年,全國每年遭受自然災害的農作物面積大概占到六分之一,霜凍、旱災、暴風雨、病蟲害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防不勝防, 算好的利潤一次自然災害可能就沒有了。我們不止一次聽種田大戶表示,農業風險真的不好控,現在種地不易,但賠起來卻容易得多了。 菜頭農業說北岳圈網友老馬識途表示,我們的農業是天雨農業,在風調雨順之年,尚有微利可圖,一旦遭遇天災,則必賠無疑,不論小戶大戶概莫能外。 有人說,不是有農業保險嗎?實際上,目前農業保險的覆蓋度還很有限,大多數遭災的情況下是沒有保險來賠付的,這個風險只能自己扛,風險面前沒有利潤可言! 與此同時,隨著農藥、肥料、人工的漲價,補貼不到位等因素,越來越多的大戶表示支撐不下去,想棄約退耕。 種地不掙錢是常態,培育新型農民是趨勢 回憶這兩年,我國農業發展冰火兩重天,雖然國家非常重視,但農民種植效益確實非常低,再加上農產品無標準可言,物流、天災、保險等因素,農業發展理想豐滿,現實太骨感。 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勢必會有相當一部分農民退出農業生產,把土地讓出來給少部分人經營,這少部分人應該是懂技術、有文化、會經營且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型農民。 習近平主席說,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新型農民群體的出現,才能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才能更好地解決農村中出現的“不想務農、不愛務農、不會務農”的困境。 但新型農民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農業專家馬光明博士認為,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龍頭企業應該承擔新型農民培訓工作。記者認為,除此之外,人力社保、農委、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團體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實際上,目前的大戶和小戶經過培訓未來也許會成為新型農民的中堅力量。所以,當務之急仍要對這些群體從政策、技術、資金、經營模式上給予幫助,讓他們對種地心存希望,讓他們因為作為農民兒享受到應有的尊重,讓他們在每年的豐收節,能真正過上屬于他們自己的節日。 |
相關閱讀 |
別幻想了,2020年干農業就是熬著活下去! |
面對疫情和干旱挑戰,東北種業如何破局? |
尊重維護農民主體地位 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