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法又要改?有政協委員建議 |
來源:南方農村報 2022-3-4 9:13:00 |
當前,種業正加速振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大量品種權集聚于少數容易改造的種源,對改造難度大、周期長的種源興趣不大,食味好的水稻、適于機收的玉米、高蛋白高油的大豆等專用特用特優品種創制不足。 幾乎所有的基礎性研究和大部分應用性研究成果都掌握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手中,種子企業獲益較少,難以擔當起創新主體的重任。 我國種業雖然在國內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數量很大,但由于在國外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數量小,在國際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知識產權國際布局落后。 農民尤其是使用新品種農民的補償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讓農民充分享有現代種業技術更新帶來的紅利…… 日前,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振興依然是我國“三農”的重要工作之一。 這也是近年來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昕重點關注的領域。今年,他將圍繞種業振興提出4份提案,力推先進育種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讓農產品“好吃好用”。 01聚焦種業科技創新 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近年來,我國在生物育種技術領域取得顯著進展,自主選育的大宗作物品種和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均處于較高水平,比如我國的水稻、小麥已實現了100%自給,玉米、大豆等品種也達到了相當高的自給率。但是,我國在附加值較高的新興領域種源自給率低、種子進口量大。 經過深入各地農村調研,劉昕敏銳地發現,大量品種權集聚于國內少數容易改造的種源,對改造難度大、周期長的種源興趣不大,食味好的水稻、適于機收的玉米、高蛋白高油的大豆等專用特用特優品種創制不足。為了讓農產品“好吃”又“好用”,劉昕在提案中提出,要進一步重視系統謀劃和頂層設計,開展種質資源和種子及種源的系統創新,構建更加系統、完備、高效的先進育種技術創新體系,積極創造更多有利條件推動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種業科技創新離不開育種人才、種質資源和育種技術等資源的融合。“目前我國幾乎所有的基礎性研究和大部分應用性研究成果都掌握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手中,種子企業獲益較少,難以擔當起創新主體的重任。”劉昕表示。 在提案中,劉昕指出,要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逐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推動資源、育種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向種業企業聚集,打造重點產業種源創新研發平臺,支持育種基礎好、創新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種業企業做大做強。 02 建議修改《種子法》 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貫徹落實種子法,實行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 “國際種業競爭很大程度上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劉昕認為,我國種業雖然在國內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數量很大,但由于在國外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數量小,在國際競爭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知識產權國際布局落后,既限制了我國對國外優異種質資源的及時引進,也阻礙了我國種質資源的商業化國際合作。 劉昕建議,要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各級政府要把貫徹執行《種子法》作為規范種業市場、維護農民利益和種業企業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加大種業知識產權國家公益保護力度,妥善處理侵害種業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對于侵害種業知識產權的刑事案件,要提升到維護國家戰略安全穩定高度,依法懲處,并適時公布維護種業知識產權方面的全國性典型案例,加大法治宣傳力度。 同時,劉昕提出要將農民權益保護納入知識產權立法框架。他建議修訂《種子法》,在第八章“扶持措施”中增加農民權利保護的條款,加大對農民尤其是使用新品種農民的補償力度,讓農民充分享有現代種業技術更新帶來的紅利。 “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職于行”,這是劉昕一直踐行的初心和使命。今年,他將繼續關注種業振興,為推進先進育種建言,推動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
相關閱讀 |
倒金字塔式人員配備影響植保工作效果,政策需向基層傾斜 |
“十三五”時期農業發展“六重”新亮點 |
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這些作物成2017年關注重點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