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這些作物成2017年關注重點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7-12-29 9:41:00 |
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大,產品同質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渠道商開始聚焦作物,通過滿足作物的需求來實現產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升。哪些作物值得關注呢?經濟效益高、種植規模大、區域集中,且用肥量較大的作物,成為農資企業競相關注的重點。 在今年的種植中,受去年高價格影響,再加之今年“進一步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指示帶動,柑橘、土豆、花生、大蒜、獼猴桃、蔬菜等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大增多,成為今年的熱點作物。 最堅挺的作物——柑橘 近幾年,以砂糖橘、貢柑、沃柑、茂谷柑、蜜柚為代表的柑橘柚類作物價格持續走高,引來了瘋狂的擴種。特別是今年,在大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的對比下,柑橘價格的一路堅挺,更是吸引了全行業的目光。 柑橘本身是一種需要精細化管理的作物,對農資的需求量較大;再加之種植效益好,農戶也舍得投入,一畝地的農資投入高達2000-3000元,市場容量較大。柑橘市場成了各農資企業競相爭奪的藍海市場,一時間,去廣西柑橘區賣肥/賣藥成了農資企業最期待的事情。 命運多舛的作物——馬鈴薯 馬鈴薯主糧化戰略讓小小的土豆徹底翻了身,2016年馬鈴薯全國批發價上漲到1.74元,不僅漲至當年的新高度,也是近五年以來的新高度。在瘋狂漲價和種植結構調整的帶動下,2017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8696萬畝,覆蓋了我國大部分省區市。 然而,大規模的種植面積帶給農戶的并非是豐收的喜悅,反而是價格低迷、土豆滯銷的無奈。自春季土豆上市,土豆的行情就是一路下跌,下跌速度極快,幅度也很大,剛出土的土豆降到了2毛錢一斤,仍然沒有客商收購。 最悲慘的作物——蔬菜 與土豆有著同樣悲慘遭遇的,屬于同樣被農戶寄予厚望的蔬菜了。 蔬菜滯銷往年都有,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消息,但今年的滯銷確是“從未有過的行情”: 品種多、范圍大、影響面廣、延續時間長、蔬菜價格更低。蒜薹、甘藍、萵筍、蒜苗、雪藕、圓蔥、辣椒、菜花、芹菜、蘿卜……除了西紅柿的行情還算不錯外,蔬菜種植幾乎全軍覆沒,滯銷的消息更是“鋪天蓋地”。 究其原因,還在于市場的供大于求。而造成這一蔬菜供大于求的原因除了天氣好、氣溫高造成的蔬菜上市時間撞車外,更主要的在于農戶盲目擴種、導致蔬菜種植面積增加,產量增加。 最“反轉”的作物——玉米 今年行業的很多問題,比如說部分市場的下跌,多種農產品的滯銷,都是因為種植結構調整造成的,而其根源則是玉米價格的持續低迷 因為去年玉米收購價暴跌,嚴重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不少農戶選擇了改種。種大豆、種花生、種土豆、種蔬菜……只要不是玉米,種啥都比玉米賺錢。 然后,秋收后的市場卻給大家開了一個玩笑。改種其他作物的,幾乎是種啥啥賠,反而是玉米,在秋收后迎來了價格上漲,雖然還不能與之前的價格相媲美,但也算是“萬綠叢中一枝紅”了。 最無奈的作物——花生 玉米調減后,花生也算是擴種面積比較大的一種作物了。連續3年的價格持續上漲,給不少農戶增強了改種花生的信心。在河南、山東、東北等多個花生主產區,掀起了花生種植的高潮。 種植面積增加,價格也依舊堅挺,今年的花生似乎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年。然而天公不作美,在花生收獲季節,主產區的河南、山東、安徽、湖北等地,卻是連續的陰雨天氣,導致花生還未收獲就在地里發了芽,收上來的也因無法晾曬導致發熱、霉變和生芽,導致花生品質下降,甚至減產減收。 最郁悶的作物——獼猴桃 10月13日,世界獼猴桃大會暨第六屆中國陜西(眉縣)獼猴桃產業發展大會在眉縣(國家)級獼猴桃批發市場會展中心舉行。以此為分界點,獼猴桃由盛夏進入了寒冬。 就在去年,獼猴桃還屬于小眾水果,屬于水果中的白富美,今年卻遭遇了嚴重的價格“跳水”和滯銷。從世界獼猴桃大會結束開始,獼猴桃價格大幅跌落,從每斤的4元左右到2塊多,再到1塊左右價格;滯銷的消息更是鋪天蓋地席卷而來,很多獼猴桃等在樹上,無客商來收。 |
相關閱讀 |
未來農藥化肥企業或許只剩下這3條路,不改變就難以為繼! |
市值300億中國農牧巨頭大北農,啟動新戰略劍指生物農藥和新型肥料! |
2020中國種業十大事件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