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地不掙錢?聽聽這些大戶的現身說法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19-6-14 9:04:00 |
三夏時節,各地麥收如火如荼。據農業農村部消息,截至6月10日,全國已收獲小麥2.13億畝,麥收進度過6成,夏糧豐收已成定局。對于農民來說,豐收固然值得喜悅,但也有一些種植大戶遭遇了“豐產不豐收”的尷尬。不少人一算賬,每畝地四五百元的收入,連下半年的地租錢都不夠。 麥收過后,夏玉米陸續開始播種。然而,部分地區的種植大戶,卻因負債累累、回本無望而被迫選擇了“退租”。在他們黯然離場的背影中,我們也清晰地看到,近年來規模化農業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與痛點:政策補貼不精準、經營管理不到位、配套設施與服務不足、銷路不暢通、成本收益比偏低、種植規模與能力不匹配、抗風險意識和能力差…… 眾所周知,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經營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但一些包地大戶的遭遇讓許多人對投資農業望而卻步。那么,包地究竟掙不掙錢?為啥很多人不掙錢?如何做才能打破“包地一時虧,一直包一直虧”的魔咒?針對這些問題,小編綜合整理了部分種植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資經銷商的親身體驗與觀點。 包地不掙錢?聽聽這些大戶的現身說法 網友ID小葉紫檀:我是山東人,之前一直在外做生意,后來看到國家政策好,就回家包了300畝地,進行小麥、玉米輪作。前幾年,當地政府對我們大戶的補貼力度還比較大,每畝地的錢都是直補到賬戶,一年下來的收入還可以。現在不行了,補貼由錢變成了肥料,一年每畝地只一次性補貼50塊錢的尿素,連地租的成本都沖抵不了。 我包的地有一些是不連片的,管理難度大,各種機械發揮不了作用,加上當地汲水灌溉等配套設施不完善,人工費用又太高,澆地也不均勻不及時,300多畝小麥最終只收了不到15萬斤,畝產不足500斤,往年自家小塊地種的小麥畝產都能達到800-1000斤以上。包地規模大了以后,管理跟不上,小麥不光產量低,品質還不好,賣價很低,賣的錢連半年的地租都抵不上,更別提種子、肥料等農資成本了。 不管是種大田還是經濟作物,每個環節的風險都很大,從種子、肥料、農藥到種植管理,都需要有人指導,包的地越多,管理越容易脫節,產量和品質反而越差。包地太辛苦,一畝地一年的收入也就三五百元,還沒打工多。我身邊好多同時包地的,現在都不干了。 網友IDOK先生:我是一名家庭農場主,之前一直在上海從事生鮮電商生意,2016年開始承包土地搞種植。我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就一直有個農場夢,聽說我們村要拆遷搞新農村建設,我就從上海辭職回家包地創業。我是在本村生產隊包的地,原本計劃以每年1000元/畝的價格,承包400畝連片的耕地,后來因為有些農戶不同意,就沒包成。因為不連片,租金降到800元/畝,一年內先后包了150畝。 經營了一段時間后,我發現,由于土地不連片,部分地頭還有樹、溝渠、墳頭等,嚴重影響各種機械作業,尤其是打藥機,貸款7萬元買的打藥機也成了擺設。種植水稻、小麥等大田作物,最累人的環節就是打藥、撒肥料,如果不用機械,光靠人工操作,效率太低,費時費力的同時,成本也很高。不連片害死人,若有朋友想包地,一定要連片。 第一年嘗試旱田直播水稻,由于技術和管理不到位,150畝的水稻最后只收了10萬斤。幸虧當年的水稻收購價格還可以,毛收入有13萬元左右,但扣除半年地租、種子、肥料、農藥、人工等成本后,也就剩下一兩萬,這就是一家三口四五個月的收入。在不計算機械設備投入的前提下,沒有虧損,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之后是虧多掙少,有一年一次虧了4萬多,現在基本就是靠天、看政策,其中的辛酸只有包過地的人才能理解。 網友ID80后搬磚大叔:我認識一個朋友,今天年60多歲了,以前干房地產賺了幾百萬,年齡大了,想干農業,又能賺錢又可以休閑養老,于是承包了1000畝地,里面種了各種農產品、果樹,還養了各種珍禽異獸,要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農業基地。 接下來的幾年,我這個朋友躬耕于田野,每天過著農民的生活,一點一點的把果樹培養長大,又花了幾百萬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現在,果樹都長大了,農產品每年也有收成了。他現在頭疼的是 賣不出去,沒有銷路。每個月幾十個工人的開支,其他的各種花費,一個月開支10萬多,現在發愁的頭發都白了。 包地掙不掙錢,關鍵是看你能不能賣出去。規模大了以后,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采收后的銷售難題,尤其是蔬菜瓜果等難長久保鮮的作物。很多商販拿準了大戶的心理,看你沒有銷路,就故意壓價,你不賣,辛辛苦苦種的東西就得爛在地里;賣的話,就得被販子們坑。種地之前先找好銷路,穩賺不賠。 網友ID進擊的小船船:我在國外留學時就是學農的,回國后和幾個朋友一起包地搞了一個農莊,種植葡萄、藍莓、果樹等。因為本身就是學農的,很容易就聚攏了一波懂農業,也懂經營的小團隊,通過科學的管理,我們種出來的東西品質很高,除了走商超渠道之外,我們把重心放在線上渠道,通過與各大生鮮電商平臺合作,在短時間內作出了銷量和口碑,雖然中間也遇到過一些挫折,但我們堅持了下來,現在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觀。另外,我們還通過豐富多彩的線上互動與線下活動積累形成了一個品牌社群,把用戶的黏性也做起來了。 網友ID楓藍小屋ZR:我是學財會出身,做農業純屬跨界。前幾年,我抓住家鄉吸引投資的政策時機,在老家包了一片500多畝的山地,每年每畝300元流轉費用。平整的地塊用來種一些瓜果蔬菜,其他的都是荒山野崗,里面除了可以采摘些野果野菜,還放養野雞、野兔、柴雞等,供城里來的游客狩獵、農家樂聚餐。另外,我還購置了十幾輛山地車,游客自駕進去打獵一次收取500元費用,打到獵物100元/只,撿到野雞蛋、柴雞蛋按20元/斤購買。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與宣傳,吸引了周邊不少城市的游客前來游玩,目前一年的凈利潤已經超過40萬元。 為啥不掙錢?看看熱心網友的客觀分析 網友ID乖咯咯:我自己也是包地做農業,個人認為規模化農業虧損的主要原因有: 1.動機和目的不純。為了推進土地流轉,國家給了很多優惠政策,很多人做農業就是為了鉆政策的空子,賺國家的補貼,根本不注重農業技術、經營管理。對于這些人來說,補貼減去投入就是利潤,而一旦補貼政策發生變化,就只有虧錢。 2.貪小便宜吃大虧。包地規模小的時候貪圖便宜,還可以節省些成本投入,多賺點;當規模大了以后,就必須采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和設備來抓生產,通過先進的管理經營來提效率降成本,否則很難持續健康發展。 3.利潤點單一。很多經營者在做產業規劃時,往往只想到作物畝產和單價的收入,沒有意識到農業投入高、見效慢、收益緩、風險多的特點。如果沒有綜合多個項目作為贏利點的話,一旦出現風險,很容易落得滿盤皆輸的局面。農業的鏈條很長,可以切入的贏利點有很多, 例如種養結合、觀光休閑、餐飲、親子活動、農事體驗、農業科普等。 4.市場定位不清晰。從事農業首先要定位清晰,選好角色,你是要做生產者還是經營者一定要分清。生產者就是要想辦法生產好的、符合經營者要求的產品;經營者就是要注意對產品賣點的提取,把握市場動態、掌握生產方向。做規模農業必須要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并且不能好大喜功,只有這樣,成功的概率才會更大一些。 網友ID大盛花卉:我包地做農業很多年了,根據我的經驗,身邊包百畝以上純做農業的經營者幾乎全部虧損。虧損的原因很多,但我覺得主要還是以下這幾點: 1.沒有長遠規劃,盲目投資,小錢看不起,大錢賺不到。因為我是承包土地做花卉苗木的,圈子里不少這樣的人,這些人條件相對較好,上來就是成百上千畝的,感覺玩小了沒意思。總想著苗子種下,幾年后幾十萬變幾百萬、上千萬,卻不知期間的各種開支,市場的瞬息萬變。只見出錢,不見入帳。完全可以短線養長線,可大多數人看不上眼里短投的小錢。 2.無專業知識,風險意識,盲目跟風。很多人覺得莊稼活不用學,無非就是播種、澆水、施肥、除草、打藥這么簡單。如果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同樣是一畝田,有年入幾萬的,也有入不敷出的。關鍵看你種什么、怎么種。再好的項目,不具備專業知識,也只能眼看別人賺錢。沒眼光、沒風險意識又沒專業知識,就算是跟著別人的腳步也賺不到錢。 3.不懂銷售,缺乏營銷技巧。再好的產品,賣出去才是錢。當你想種的還沒種下時,就要考慮你將來的銷路在哪里,對產品的定位在哪里。沒有這些,勸你還是不要種了,有不少苗木人,地里面的東西送人加請人吃飯都沒人要。別管種什么,目的是要把產品換成錢,你不看重銷售,只能肉賣白菜價。 4.總把自己當老板,放不下身段。想種地,你就要放下身段,做好吃苦的準備。比如施肥、除草、打藥這樣的事,必須自己親自操作過,熟悉每個工種的流程。但現在,很多包地百畝、千畝地的老板都不屑于做這種小事。以除草為例,有些工人為了自身利益除大留小,這樣過段時小草又長起來了,他們就可以多掙一次錢。只有自己除過草,才知道草該怎樣除,何時除,一天除多少。規模化以后,成本和細節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不親自下到地里,永遠做不好農業,盈利更是侈談。 包地咋賺錢?資深農資人為你支招 裕豐農業合伙人:我賣化肥有十幾年了,長期和農民、大戶打交道,對包地種田的難點和痛點深有體會。個人認為,土地流轉是趨勢,只要科學經營,包地一定能掙錢。當前正值國家惠農政策的紅利期,農業項目要想做大做強,離不開政策、政府的支持,因此要盡可能拿到補貼,與政府建立良好的關系,讓政府牽頭,做好配套,搭建平臺,這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另外,還要整合當地的優質資源,培育核心競爭力。具體來說,首先要把成本做低,包括原材料成本、農資成本、人工成本、損耗、銷售成本、資金周轉成本等;第二要提高產量,包括畝產、年產、畝利潤、年利潤;第三要提高附加值,除了農產品的價值,最好還能開發旅游、休閑、觀光、教育、民宿、養老、度假等多種盈利系統和模式,通過科學的規劃管理形成復合規模效應,提升整體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最后,做農業不能單打獨斗,一定要以共存模式為基礎打造合作生態,不僅農資生產企業要與流通企業合作,農資經銷商也要和種植大戶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種植大戶也要尋求可靠的合作伙伴,通過一起拿地、搞基建、提升技術、合采農資等抱團取暖的方式,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提高競爭力。 網友大地之子:我是一名老供銷,自己賣化肥也種地。就包地這個事,我認為國家提出的適度規模流轉經營是大方向。這里的適度并沒有明確的界限,可以是100畝,也可以是1萬畝,主要看承包者的經濟、技術、管理實力,還要看當地的政策、配套設施、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成熟度等,并綜合考慮產業模式、市場銷路、成本收益比。 從農資經銷的層面來看,未來能夠生存下來的經銷商一定是具備較強綜合服務能力和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的那一批人。他們不僅要為包地大戶提供優質高效的農資產品,還要提供種植技術指導、測土配方、植保飛防、大田托管、代收代儲、農產品銷售渠道等越來越豐富的社會化服務,有能力的企業還要為大戶打通農業金融的通道。 此外,國家還應該加強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通過農業保險的政策引導和全面深度覆蓋,解決種植大戶的后顧之憂。而種植大戶也要提高風險防控意識和經營管理能力,努力將自己打造為專業的種植“農匠”和農業經理人。 |
相關閱讀 |
《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辦法》將于8月1日起施行 |
植保無人機行業井噴發展背后:槍已上膛,子彈在哪? |
農飛客總經理孔建強全面剖析飛防如何經濟效益?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