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行業的信用體系究竟已建設至何種程度?能否真正解決信用問題? |
來源:中國農資傳媒 2018-12-24 9:09:00 |
近幾年,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經步入快車道。一旦個人或企業被列入失信名單,將會直接影響到失信個人的任職、出境、住宿、貸款、出行等各個方面,失信企業的各項業務將難以正常開展。農資行業作為涉農的關鍵行業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環節,其信用體系建設不僅僅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資及農業健康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農資信用體系建設搞得可謂是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行業協會和企業參與到農資信用體系建設中,相關評選活動也層出不窮,信用體系建設愈炒愈熱,可透過這層層表象,農資行業的信用體系究竟已建設至何種程度?能否引發行業對農資信用體系的敬畏感?能否真正解決農資行業的信用問題?《中國農資》記者就有關問題進行深度解析。 現狀一:起步早,發展慢 早在2004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為維護農資市場秩序,就重點將信用體系建設鎖定農資經營企業實行信用分類監管。而后,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在全行業發起了“2006中國農資誠信助農暨重點農資流通企業聯合簽署‘誠信宣言’”活動,打響了農資流通領域信用體系建設的第一槍。 時至今日,盡管已經過了十多年,但農資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第一,大環境尚不成熟。2003年10月31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出臺了《關于對企業實行信用分類監管的意見》,并于次年重點將信用體系建設鎖定農資經營企業。當時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剛剛提上日程,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都處于起步階段,各種相關的配套政策和制度都不夠健全,難以為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提供成熟的發展環境。 第二,行業發展程度不足。近幾年,我國農資行業發展迅速,一部分優秀的農資企業迅速崛起,成長為大型集團型公司,也推動著我國農資行業不斷完善成熟,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重。而當時,我國農資行業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整體行業產能呈現出“小”而“散”的局面,難以支撐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迅速鋪開。 第三,企業的認知程度不夠。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企業對信用體系建設的認知程度不夠,認為信用體系建設與否對其企業自身發展影響不大,也就不愿意參與到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中。 現狀二:紅榜多,黑榜少 近幾年,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發展迅速,各項配套政策措施相繼出臺。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作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重要的一環,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 在農業農村部的各項要求及相關政策支持下,各行業協會發揮自身職能優勢,聯合第三方機構相繼開展了農資領域的信用體系評價工作,各項活動也陸續展開落地。 但縱觀近兩年的相關活動可以發現,當前圍繞信用體系建設而展開的各項活動所針對的對象都是通過了信用評價的企業,而那些不守信的企業卻鮮有人問津。發布的榜單也均為紅榜,黑榜卻至今未曾發布。 當然,宣傳行業正能量,樹立行業誠信典型,從而引導企業樹立誠信經營理念,加深企業對信用體系建設的認知及重視程度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宣傳引導工作。但“紅榜”和“黑榜”本就相輔相承,除去正面的引導宣傳功能,信用體系對不守信企業的約束功能也應該有所體現。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而言,十張“紅榜”甚至不如一張“黑榜”來的力度大。畢竟,約束和淘汰不守信的企業,才是實現行業整體誠信經營的關鍵。 據有關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9月,全國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11萬例,共限制1463萬人次購買機票,限制522萬人次購買動車、高鐵票。與之相反,信用等級高的個人或企業將會享受到各項福利和優先權。社會信用體系已經與個人的衣食住行、企業的生存與否產生了直接的聯系,更能有效發揮其作用。 進展:多方聚力推動體系構建 必須承認,當前我國農資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部分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意識依然淡薄,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現象在許多地方仍屢禁不止,嚴重沖擊品牌農資市場和損害農民利益。尤其在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為此,2014年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助理郭愛迪表示,除此之外,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在推動農資信用體系建設方面還做了四項重點工作,包括加快信用信息同享,推動建立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與國家發改委等29個部門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對農資領域嚴重失信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連續多年部署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 深入推進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不僅是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增強企業依法經營意識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內在動力,更是實現農資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而信用體系建設是個長期性、系統性的工程,不僅僅需要政府推動,更需要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和企業的共同參與。 “近年來,協會就在積極推進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在加強法律法規和制度建設、建立信用信息歸集和共享交換體系、推進信用信息公開和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生產資料與棉麻局副巡視員、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秘書長符純華表示,協會對參與企業開展信用評價,引導企業樹立誠信經營理念,通過多渠道樹立農資流通行業誠信典型,聯合其它部門對誠信市場主體實施守信激勵。 作為行業信用評價試點單位之一,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也開展了多項工作。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立慶告訴記者,協會已編制了《氮肥行業信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規定了包括建立信用承諾制度、建立協會信息公開制度、建立協會年度報告制度等十項動作;協會還積極開展了多批行業信用評價工作。 “行業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將配合政府建立好信息公開透明、獎懲合理分明、激勵與約束機制并存的行業信用體系。尤其注重建設好誠信建設在市場準入、資質認定和信貸融資等領域的正面激勵作用。企業作為行業信用的征信對象,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行業信用建設對企業改善生產經營管理和提升競爭力的促進作用。”王立慶說。 未來:信用體系建設任重道遠 在當前農資行業變革的大潮下,農資行業和農資企業都迫切需要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才能夠實現企業自身的轉型發展,從而推動行業整體轉型升級。但誠如符純華所說,農資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任重而道遠。 一方面,各行業協會受國家發改委委托,都在積極構建各自領域的誠信體系,但都僅僅構建了一個雛形,還有很多工作尚未完善。待到每一個領域的信用體系都形成一套成熟的運行體系,每一個體系再進行溝通,達成合作和信用信息共享,才能夠最終構建成為一個覆蓋全農資行業的信用體系。 另一方面,當前農資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多以協會為主導,但協會并非執法機構,其約束力相對欠缺。且相較于誠信典型“紅名單”而言,失信“黑名單”必須掌握確鑿的失信證據,才能夠發布,而這些證據收集、求證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未來還需要更多地力量參與到農資行業信用體系的建設中,才能真正構建出一個集宣傳引導、信用監督、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為一體的農資行業信用體系運行機制。但愿,未來的農資信用體系能成為一把利劍,真正教會農資行業敬畏市場! |
相關閱讀 |
遼陽:城郊型現代農業試行 |
湖南農資市場地四大問題淺析 |
凍害、旱災……自然災害面前,柑橘產業如何破局?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