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不賺錢,農資企業可以與你一起輕松賺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8-13 8:48:00 |
近年來,農民普遍反映,種地的利潤越來越薄,已至種地不賺錢。尤其今年麥收時節,由于受極端雨水天氣影響,“農民種地不賺錢”的聲音在逐漸升溫。現正值各地農民收獲小麥后售糧的時候,為了了解農民種地的實際情況,切實分析農民種地為何不賺錢,以及與農民成魚水關系的農資企業又將如何應對?近日記者專門采訪調查了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蘇等主要產麥區經銷商和農民,讓我們聽聽他們的心里話。 小麥價格上不去,受不受災都不賺 入夏以來,雷暴大風及局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導致河南全省小麥累計受災63萬畝,其中因風不同程度倒伏58萬畝,受雹災損壞5萬畝。由于陰雨天氣持續,完全倒伏的小麥還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霉變、發芽。 河南、安徽地區小麥受天氣影響,品質普遍較低,達不到中儲糧收購標準。往年小麥收割后基本都靠中儲糧消化,基層商販想收購需要以高于中儲糧的收購價才能收購到小麥。但是今年雖然中儲糧收購價在1.18元/斤,農民卻賣不到這個價格,只能以0.7-0.9元/斤,甚至0.3-0.6元/斤的低價銷售給基層糧販。 由于受災,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市場收購價偏低是客觀條件造成的,然而一些沒受災的地方小麥價格也不盡人意。 陜西農科化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雅民告訴記者,目前陜西省小麥入倉已經基本結束,從今年小麥產量看畝產幾乎在850斤左右,較往年相比收成相對較差,省內小麥的主要收購價格在0.83-0.84元/斤。山西農資集團副總經理張楊向記者介紹說,今年的麥收結束后,普遍收購價為1.05元/斤,較低的收購價為0.80元/斤,農民種小麥沒有利潤,甚至賠錢。 山東省樂陵市瑞澤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方邵云告訴《中國農資》記者,合作社流轉土地將近2000畝,今年種植的小麥全部由中儲糧收購,除去每畝地80元的流轉成本和將近500元的種植成本,大約每畝地利潤在200-300元。 品質不提高,農民去哪賺 客觀來看,農民種地賺不賺錢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要想讓種地農民持續增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調查發現,各地收購價格相差較大,不同品質的小麥,價格各不相同。安徽、江蘇等受災區,由于受災程度不同,導致小麥品質不同,最終價格也會不同。從調查發現,各地受災區域有許多農民種植的小麥達不到國家收購等級,自然賣不了托市價格,只能低價賣給當地私人糧商,并出現壓價的現象,使一些農民更是賠本賺吆喝。 通過調查表明,現階段,我國農產品同質化嚴重,缺少差異化、高品質的農產品,小麥品質參差不齊現象在各地較為普遍,品質低下造成缺乏競爭力,部分地區小麥質量偏差,不符合入庫標準,大量的小麥被拒于政策性收購之外,這已經成為廣大麥區農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這也是農民現階段種地不賺錢的一個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市場主體對小麥后市看淡,收購謹慎積極性不高,市場收購對新小麥的收購動力也普遍弱于往年。 農資企業要“與農民一起賺” 自古以來,谷賤傷農,農民種地不賺錢,傷的是農民的種地積極性。如何改變現狀?糧食品質之結如何打開,在農民種地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農民投入將減少,直接影響農資市場,面對這一現狀,農資企業又該如何參與其中? 河北廊坊綠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實踐帶給我們啟示。該公司延伸服務鏈,統一提供種子、肥料,培訓機播手,引導農民標準化種植優質小麥,又通過對接收購加工型企業,用高于市場價的價格直接收購農民種植的優質小麥,1畝地農民的純利潤達500多元。抓住小麥品質這一核心環節,不僅助民增收,還拉動了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同時解決農資企業如何轉型升級的現實問題。 黑龍江省倍豐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從優質水稻入手,在五常優質水稻核心產區建立了大規模龍稻種植基地,著力打造高端大米品牌“龍稻”,立志成為黑龍江優質大米的代表,并顛覆了傳統散糧收購加工模式,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化經營。高檔大米的售價每斤20元以上,然而普通大米一般價格僅為每斤2元-3元。倍豐集團實現了從“賺農民錢”到“幫賺農民錢”再到“與農民一起賺錢”經營理念的轉變。 |
相關閱讀 |
真與假,是與非!農資“假洋鬼子”之亂何時休? |
中央一號文件聚焦這些領域,農資人要抓住機會了! |
農產品價格低,農資經銷商備貨遲疑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