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家庭聯產承包制在現代農業中存在的問題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6-6 8:53:00 |
我國成功進行改革開放,在農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砸掉了“大鍋飯”,卓有成效地解決了13億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農民奔上小康路,但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推進,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信息時代的飛快到來,以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增長,傳統的一家一戶耕作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已經越來越跟不上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生產責任制形式。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先是由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十八位村民發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黨中央的積極支持和大力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初,全國農村已有93%的生產隊實行了這種責任制。 土地“三十年不變”,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分配,包產到戶……作為一種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解決了解放生產力后如何發展生產,建立集體經濟后如何鞏固和發展集體經濟,這個長期沒有解決的根本問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既發揮了集體統一經營的優越性,又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得我國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可以說,今天我國農業取得巨大的成就,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功不可沒。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可謂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它創新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經營體制,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的大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同時也為深化農村改革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積累了經驗。 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功績永不磨滅 ——它解決了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我國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以來,只用了三年時間,農村的面貌就煥然一新,90%的農民解決了溫飽,能夠穿得比較好,居住情況有了明顯改善。這項改革的成功,解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想要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尤其是糧食安全的有效解決,這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僅僅20年時間,我國糧食產量幾乎翻了一番,我國用只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0%人口的吃飯問題,對世界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重大貢獻。這就是實施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創造出來的歷史性奇跡。 ——它把農民從舊體制中解放出來。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農民從舊體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使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和農民工進城,進而推進了中國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歷史進程。 在上世紀80年代末,鄉鎮工業迅速崛起,每年以20%的速度發展,解決了農村50%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二、三產業中,農業產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二、三產業逐漸上升為主體產業。尤其是鄉鎮企業,成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農民致富的主渠道。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鄉鎮企業30年間共反哺農業資金超過4000億元。 ——它促進了農業內部結構的調整。 過去,農業生產中以糧食生產為主體。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后,農民有了經營自主權,副業和經濟作物得到迅速發展,相當多的地方建立自己的主導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又一渠道。由于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向城市提供充足的農副產品,滿足了城市居民對農副產品的需求,農村改革只用了五六年時間,就結束實行了長達30多年的憑票證供應時代。 家庭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與發展現代農業的矛盾日益突出 筆者的故鄉在晉西北,祖祖輩輩均是農民,一直耕耘在黃河邊的一個小山村。村里有古老的棗樹林,人多地少。我家的地分為二種地權,一種是留家地,是祖輩留下的土地;另一種是承包地,即所謂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田。 家里耕種承包地的難處是:土地分布在六七個地方。耕種起來很不便,平地可以使用機械耕地,但山地只能用人或畜力。最大的難處就是不在一起,耕種和管理都不方便。村子里面過去集體的水庫、抽水機、大型農具現在都不再使用。現在家家一眼井、一個水泵、一套耕具,分散種植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費。 尤其是秋收后,紅棗很少有人購買,需要等待機會等商家來收購,還有農村人種植的蔬菜、谷物,常常因為滯銷,想送人也沒人要,村民懶得收割,干脆壞在了地里。由此,我就思考現在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底是哪出了問題。 在做了大量的調查后,筆者發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雖然從生產關系上解放了農民,卻沒有從生產技術與管理上提高勞動生產率;它改變了被扭曲的農業生產關系,卻沒有完成改造農業的歷史任務。進入新世紀,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家庭分散經營的小農經濟與國家大力倡導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矛盾日益突出,這種矛盾突出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耕作方式落后,手工作業,勞動生產效率低。小作坊式的一家一戶的承包經營,不利于發揮農業機械化大作業的優勢,束縛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的進一步改革。把分散經營、小作坊式的生產方式轉變為規模經營,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化生產優勢,為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創造條件。 二、規模小、成本高、增收難。一家一戶的生產經營,規模狹小,耕種、收割、銷售樣樣要管,不僅費工費時,而且效率很低。 三、勞動力素質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后,由于農活有限,土地不多,很多青年農民外出打工掙錢,一些不能外出的老人和婦女,留守種田。他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難于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因此,在農村推行科學種田的難度很大。 四、駕馭市場本領低,抵御風險能力弱。一家一戶的田園經濟,既無法擴大再生產,又不能很好地規避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造成的損失。一旦發生了上述風險,將給單干的農民帶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 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破題”的現實之舉 發展現代農業是農業的希望之路、農民的致富之路、國家的強國之路,但發展現代農業決不能摒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中國特有的農村經營模式。筆者認為,在當前形勢下,強化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失為一條彌補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足,緊跟現代農業發展的現實路徑。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我國農村經營體制的豐富和完善。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農戶依據本地自然條件,自愿組織的一種新型的互助性經濟組織。它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分工為基礎,圍繞一類產品、一個產業進行系列化服務,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因而很好地解決家庭經營與市場經濟的銜接問題,有效地消除了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的難題,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對接。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 《關于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要長期穩定并不斷完善。而農民專業合作社正是在 “長期穩定”基礎上“不斷完善”的產物。 二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載體。 農業專業合作社把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者組織起來,通過自我合作與服務,保護自身利益,可全面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它是健全農戶和企業利益聯結機制,全面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環節,是實行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有效載體。通過專業合作社,農民可以集聚資金、技術、信息等資源,做許多單家獨戶不能做的事。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農民可以聯合起來,擴大生產規模,促進農業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生產經營,也可以聯合起來從事農產品加工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還可以聯合起來從事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業機械的租賃、農產品的貯藏、銷售以及農業技術、信息服務等第三產業。 總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強化,不僅會促進第一產業的發展,還會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全面繁榮農村經濟。 |
相關閱讀 |
不履行法院判決,廣西賀州農資商鄭雪鋒被公開喊話催還錢 |
2016春耕時間如何判定 北方春耕時間預測 |
堅守耕地18億畝,是2021年農資行業最大的一顆定心丸!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