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稱】:蘿卜病毒病
【癥狀特征】:苗期、成株期及采種析上均可發病,以苗期發病為主。幼苗發病,首先心葉明脈,然后沿脈失綠,繼之產生深淡相間的花葉,病葉很快皺縮不平,心葉扭曲,重者早期死亡。成株期為害加劇,常整株發病,全株葉片出現明顯的皰斑花葉狀,葉綠素分布不均,深淺相間明顯。有的葉片畸形、扭曲,有的沿葉脈產生耳狀突起。重病株敵矮縮不長。根部發育不良。采種株也可受害,葉片出現花葉,花梗、花瓣均出現癥狀。病株發育遲緩,果莢小,籽粒少,不飽滿。
【發病規律】:病毒主要在窖藏種菜上越冬,也可在越冬的宿根菠菜等雜草寄主上越冬。總之,病毒可由汁液摩擦、蚜蟲介體傳播。春季蚜蟲將病毒傳到春油菜、水蘿卜、小白菜等寄主上,經夏甘藍、花椰菜等再傳到秋季蘿卜上,輾轉為害。田間傳播主要由蚜蟲(蘿卜蚜、桃蚜和甘藍蚜等)為主,作為非持久性傳毒,傳毒快,效率高,經5~10天左右即可引致發病。 高溫、干旱是病毒病發生的主要條件。高溫干旱利于病毒增殖、刺激蚜蟲繁殖、活動及有翅蚜的遷飛,反而不利于幼苗生長,此時往往加重病害發生。在適于發病的氣候條件下,土溫30℃時比15℃下發病率高1倍。播期早,幼苗適逢高溫干旱、蚜蟲盛發時則發病重。與十字花科連作或鄰作,病毒互相傳染,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防治藥物:吡蟲啉,啶蟲脒,等殺蚜蟲的藥物及鹽酸馬林瓜之類的殺病毒的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