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symptom):大白菜、普通白菜、紫菜薹及烏塌菜等白菜類蔬菜各生育期均可發病。大白菜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瘋病,苗期發病心葉呈明脈或葉脈失綠,后產生濃淡不均的綠色斑駁或花葉。成株期發病早的,葉片嚴重皺縮,質硬而脆,常生許多褐色小斑點,葉背主脈上生褐色稍凹陷壞死條狀斑,植株明顯矮化畸形,不結球或結球松散;感病晚的,只在植株一側或半邊呈現皺縮畸形,或顯輕微皺縮和花葉,仍能結球,內層葉上生灰褐色小點。種株染病或種植帶病母株,抽薹緩慢,且薹短縮或花梗扭曲畸形,植株矮小,新生葉出現明脈或花葉,老葉生褐色壞死斑,花蕾發育不良或花瓣畸形,不結莢或果莢瘦小,籽粒不飽滿,發芽率降低,病株根系不發達,嚴重影響生長發育。普通白菜、小白菜、油菜、青菜、菜心、萊薹等病毒病,因白萊的種類和品種不同,癥狀略有變化。苗期受害多呈花葉型,從幼苗心葉脈基部開始,沿脈呈半透明狀或葉脈褪綠呈花葉狀,重病株心葉畸形或老葉枯黃或全株矮化僵死。成株染病也多引起皺縮花葉。采種株發病,輕的可抽薹,但花莖縮短,莢果彎曲變形,或結實不良,嚴重者抽薹前即枯死。紫菜薹病毒病病苗心葉葉脈透明或沿脈失綠,產生淺綠與濃綠相間的斑駁或葉片皺縮不平,有的葉脈上生褐色壞死斑。成株染病植株矮縮,葉色呈花葉狀,有時在葉部形成密集的黑色小環斑。采種株被害,癥狀同白菜。
【病原物】(pathogen): 目前已知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毒源有蕪菁花葉病毒(TuMV)、黃瓜花葉病毒(CMV)、煙草花葉病毒(TMV)、蘿卜花葉病毒(RMV)。其中主要是前3種,但各地略有不同。黑龍江、遼寧、天津TuMV單獨侵梁率65~90%;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安徽、江蘇50%左右。CMV在上述九省地單獨侵染率20%左右,但天津僅2%。TMV各地侵染率約占20—30%。在廣西TuMV與CMV復合侵染率高;而在貴州、安徽、江蘇TMV與TuMV復合侵染率高。至于普通白菜如湖南的小白菜主要毒源是TuMV、TMV、CMV和少量AMV(苜;ㄈ~病毒),其中以TuMV為主,CMV和TMV次之,AMV發生很少,與國內外報道小白菜TMV、CMV比例較大有所不同。過去國內曾報道苜;ㄈ~病毒不侵染油菜、白菜和蘿卜,但經檢測發現在小白菜上AMV存有一定的比例。紫菜薹病毒病毒源主要為TuMV(蕪菁花葉病毒)和TuMV、CMV(蕪菁花葉病毒與黃瓜花葉病毒)復合侵染。TuMV、CMV、TMV蕪菁花葉病毒與黃瓜花葉病毒及煙草花葉病毒復合侵染比較多。據測定湖北紅菜薹病毒病毒源TuMV占23%,CMV占8.3%,TMV占1.2%,TuMV、CMV復合侵染占1 6%,TuMV、CMV、TMV復合侵染占17%。蕪菁花葉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簡稱TuMV),粒體線狀,大小700~800X12~18納米,失毒溫度55—60C經10分鐘,稀釋限點1000倍,體外保毒期48~72小時,通過蚜蟲或汁液接觸傳毒,在田間自然條件下主要靠蚜蟲傳毒。除十字花科外,還可侵染菠菜、茼蒿、芥菜等。目前已知其分化有若干個株系。黃瓜花葉病毒見黃瓜病毒病。苜蓿花葉病毒(AMV)是一個多質粒的體系,含有5種大小不一的質粒,致死溫度55~60℃,稀釋限點1 000~2000倍,體外存活期3—4天,汁液摩擦及蚜蟲傳毒,傳毒蚜蟲主要有桃蚜、大戟長管蚜和豌豆蚜。
【發病因素】(epidemic factor) :冬季不種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病毒在窖藏的大白菜、甘藍、蘿卜或越冬菠菜上越冬,冬季如栽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則在寄主體內越冬,翌年春天由蚜蟲把毒源從越冬寄主上傳到春季甘藍、水蘿卜油菜、青菜或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日菜野油萊上。南方由于終年長有上述十字花科植物,則無明顯越冬現象,感病的十字花科蔬菜、野油萊等十字花科雜草都是重要初侵染源。白菜播種后遇高溫干旱,地溫高或持續時間長,根系生長發育受抑,地上部朽住不長,寄主抗病力下降,此外,高溫還會縮短病毒潛育期,28℃蕪菁花葉病毒潛育期3—1d天,10C則為25—30天或不顯癥。本病春秋兩季蚜蟲發生高峰期與白菜感病期吻合,并遇有氣溫15~20℃,相對濕度75%以下易發病。 白菜類病毒病發病程度與白菜發育階段有關,苗期,特別是7葉前是易感病期,侵染越早發病越重,7葉后受害明顯減輕。此外,播種早,毒源或蚜蟲多,再加上菜地管理粗放,地勢低不通風或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時發病重。 左:明脈癥狀 右:壞死斑點 左:心葉菊花狀 右:病葉歪向一邊
【防治】(control) (1)選種抗病品種。大白菜的抗病品種有:北京新1號、抱頭青、83~61、冀3號、牡丹12號、山東1號、青雜5號、煙臺1號,天津綠、城陽青、小雜56、北京大青口、包頭青、塘沽青麻葉、晉菜1號、晉菜3號等抗病品種。普通白菜可選用葉色深綠、花青素含量多、葉片肥厚、葉肉組織細密,生長勢強的小白菜、油菜、青菜等普通白菜品種,如:抗青、綠桿青菜、矮雜2號小白菜、矮抗1號、2號、3號,豫油2號,山東91—31、34、37、山東14號、18號、22號、30號。青幫油菜等。 (2)調整蔬菜布局,合理間、套、輪作,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3)適期早播,躲過高溫及蚜蟲猖獗季節,適時蹲苗應據天氣、土壤和苗情掌握,一般深鋤后,輕蹲十幾天即可。蹲苗時間過長,妨礙白菜根系生長發育,容易染病。 (4)水分管理。為了防止地溫升高,播后即澆第一水;次日或隔日幼苗出土時澆第二水;第三、四天幼苗出齊后可因地制宜澆第三水;4—5片真葉時澆第四水;7~8片真葉后澆第5水。每次澆水均有利于降低地溫,連續澆水,地溫穩定,可防止病毒病的發生。 (5)苗期防蚜至關重要,要盡一切可能把傳毒蚜蟲消滅在毒源植物上,尤其春季氣溫升高后對采種株及春播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蟲更要早防。(6)發病初期開始噴灑新型生物農藥一抗毒豐(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原名抗毒劑1號)300倍液或病毒1號油乳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Ⅱ號乳劑1000倍液,83增抗劑10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