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黃梔子褐紋斑病防治技巧大匯總 |
黃梔子褐紋斑病主要侵害葉片,但也為害花萼至宿生萼和果實。發病初期,葉、萼上出現淡黃色、黃色、桔黃色至褐色小點。以后繼續發展,變成具有褐色環紋,中央呈白色、灰白色、桔黃色,邊緣有淡黃暈圈的圓斑。葉萼上幾個、十幾個、數十個淺色圓點斑,好像天上的星星,故此期稱星點斑。其后逐漸隨病程的深化,癥狀演變為三種類型。 星點斑:病斑不再擴展,邊緣褐環加粗,顏色變深呈黑褐色隆起線,而其中央仍作淺色圓點的星點斑,可遍布全葉。 輪紋斑:病斑圓形、半圓形,斑中央為淺色圓點,周圍多有黃色暈圈,輪紋明顯呈褐色同心圓狀。 褐色云紋斑:病害在適宜環境條件下急性發展。病斑上環紋寬廣、顏色淺、輪紋隱約,邊緣暗褐色或呈水漬狀、不增厚、病健交界處不明顯。有的數個病斑合并成土黃色、黃褐色暗褐色的橢圓形、半球形、多角形大病斑。葉上呈現深淺褐色相間的云紋。 后期,在病斑上(除星點斑外)散生或密集針尖狀小黑點,兩面生。潮濕條件下長出淡灰色或稍帶亮綠色的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最后在深褐色萼和灰白色葉、果病斑上產生黑褐色乳頭狀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座,葉面較多,背面稀少且色淡。 黃梔子褐紋斑病菌在罹病葉、殘留果及其萼片上越冬,翌年3~4月份形成子囊座,子囊孢子陸續成熟后借風、雨水、昆蟲等傳播。侵染新的葉、萼,出現病斑,隨后產生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 病害輕重與立地條件、氣象因子等有密切關系。一般邊行,特別是迎風邊行發病較重。地勢低洼漬水地比地勢高排水好的林地發病率高。郁閉度大的林分病害也較重。湖南湘潭地區,6—8月份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大量飛散傳播期,此時間內如逢降雨多風,則病菌迅速蔓延為害而病重。還有,早春低溫寒潮,正值黃梔子開花現蕾期間,此期連續陰雨連綿,極有利于病菌生長繁殖、侵染傳播,發病嚴重。 不同品種或類型的黃梔子抗病性差異很大。如樹型圓頭,樹勢開闊,枝條健壯,倒卵圓形大葉、葉色濃綠、葉肉質地厚的黃梔子很少感病。反之,樹冠尖頂,枝條稠密、瘦小,披針形、黃綠色小葉,葉肉質地薄的梔子則極易發病。 防治措施: 1、保花保果措施:在黃梔子花謝四分之三左右,采用“九二O”30~45mg/kg,或0.5%硼酸液,或食醋50倍液,擇無雨天氣進行葉面噴施。這樣可以促使花、萼、果等健壯生長發育,抵御病菌侵襲,防治落花落果。 2、治蟲:蟲害造成傷口并且帶菌傳病,因此及時防治各期害蟲,如大透翅天蛾、卷葉螟、龜蠟蚧等是防治該病害的有效方法。 3、苗期病和重病區實行藥物防治:發病前期采用1%波爾多液葉面噴霧,即早春黃梔子剛展葉時開始,隔半個月1次,連續2—3次,預防初次侵染。6~8月份發病盛期,采用50%代森鋅600~800倍液,或36%代森錳200~300倍液噴灑,每月1次,連續3次,可以控制病害蔓延。 4、生產中淘汰容易感病的黃梔子,同時選用、培育、發展抗病品種或類型,這是防治黃梔子褐紋斑的根本措施。 5、加強整形修剪:黃梔子的樹型一般以單主干開放自然形比較理想。修剪應側重主干主枝上的抹芽除萌,同時將病蟲枝、葉、殘留小果、雜草灌木、萌芽條、藤蔓,以及樹內部過密的細弱枝等剪除清理。冬天結合清園、冬培,修整樹型,既可根除和減少病原潛伏場所,又有利于黃梔子通風透光,充分利用空問,調節樹體各部分的分配,減少不必要的營養損失,促進樹木生長茁壯,提高其本身抗病能力。 |
相關作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