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菌核病主要特征】:苗期發病莖基部初墨水浸狀淺褐色斑,后變棕褐色,迅速繞莖一周,濕度大時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或軟腐,但不產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狀死亡。成林莖或分權處易發病,發病莖呈灰白色,濕度大時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后莖部皮層霉爛,病莖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糞狀。干燥時植株表皮破裂,纖維束外露似麻狀。葉片發病呈水浸狀軟腐,引起葉片脫落。果實發病時果面先變褐色,呈水浸狀腐爛,逐漸向全果擴展,有的先從臍部開始向果蒂擴展至整果腐爛,表面長出白色菌絲體。
【辣椒菌核病發病規律】:病菌主要以菌核遺落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夏或越冬,第二年溫、濕度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到植株上進行初侵染,病菌由傷口侵入或直接侵入。田間的再侵染,主要通過病、健株或病、健花果的接觸,也可通過田間染病雜草與健株接觸傳染。該菌發育適溫20℃,最高不能超過30℃,孢子萌發適溫5~1O℃,最高35℃,最低5℃。菌絲喜潮濕,相對濕度高于85%時發育好,濕度低于70%,病菌發育明顯受到抑制。菌核在干燥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在潮濕土壤中則只存活1年。
【辣椒菌核病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4%~0.5%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60%防霉寶超微粉拌種后播種。清除混在種子中的菌核。
(2)栽培措施。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5年輪作。及時深翻,覆蓋地膜,防止菌核萌發出土。對已出土的子囊盤要及時鏟除,嚴防蔓延。控制大棚溫濕度,及時放風排濕,防止夜間棚內濕度迅速升高;控制澆水量,澆水時間安排在上午,以降低棚內濕度。氣溫較低時,特別春季寒流侵襲前要及時覆膜,防止植株受凍。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或剪去病枝。
(3)藥劑防治。每平方米苗床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五氯硝基苯10克拌細干土1千克,撒在土表,耙人土中后播種。每平方米用40%福爾馬林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勻噴灑于土面上,充分拌勻后堆起,用潮濕的草簾或薄膜覆蓋,悶2-3天以充分殺滅病菌,然后揭開覆蓋物,把土壤攤開,晾15—20天待藥氣散發后再播種或定植。發病后噴藥,常用農藥有50%多菌靈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乙、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棚室也可選用10%速克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熏治,每667平方米每次200克。每隔10天左右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