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少妇三级全黄,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來源:《農藥科學與管理》2022年第1期    2022-3-31 8:42:00
    

    2021年,隨著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貫徹實施,農藥風險管理逐步推進,綠色環保理念不斷深入,低風險農藥和生物農藥穩步上升。農藥登記是農藥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關口,品種結構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藥產業的趨勢和現狀。本文總結和分析了2021年度及近年登記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供讀者參考。

    01、登記總體情況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國在有效登記狀態的農藥有效成分達到745個(包括僅限出口的新農藥),登記產品44,603個(不包括僅限出口產品,下同),其中大田用農藥41,739個,衛生用農藥2,864個。自2013—2021年,農藥登記產品總量的年均增長率為5.20%(圖1),與2020年同比增加了6.49%(政策過渡期)。根據農業農村部第269公告,近兩年批準了121個僅限出口(EX)農藥產品登記(因禁止在境內銷售使用,此文不作介紹)。目前,農藥登記證持有人1,909家(比2020年有所增加),其中境內1,773家、境外136家。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2021年度新增農藥登記2,768個產品(其中大田用農藥2,470個、衛生用農藥298個),接近9年的平均值(圖2)。自2013—2021年,雖然每年度登記產品數量波動較大,但總體呈下降趨勢,其年均下降率為3.31%,農藥使用量已連續5年負增長。

    02、登記特點分析

    2.1  微毒/低毒農藥持續增加

    從農藥毒性級別看,近年每年微毒/低毒農藥登記數量與當年農藥登記總量的比率在穩步上升,從2013年的78.3%上升到2021年的85.6%,年均增長率為1.12%,其中2021年與2020年同比增加了0.94%。每年的中等毒、高毒/劇毒農藥登記數量與當年農藥登記總量的比率相應在逐漸下降。

    每年微毒/低毒農藥新增登記數量與本年度新增登記數量的比率持續上升,9年的平均值為93.9%,2021年達到95.9%,其中微毒產品增加凸顯,年均增長率為4.82%(圖3)。9年來在新農藥登記中,微毒/低毒農藥數量與本年度新農藥登記數量比率的年均值為97.1%,其中2021年新農藥微毒產品與2020年同比增長率為156%(圖4)。同時也反映出我國登記的高毒農藥數量在快速遞減,微毒/低毒農藥增加顯著。隨科技水平的提高促進新農藥發展,加強高毒、高風險農藥的替代與管理,逐步改善我國農藥品種結構,全面提升農藥質量。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農業農村部公開征求意見,擬自2022年3月1日起,撤銷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滅線磷原藥及制劑產品的登記和生產許可,禁止生產;自2024年3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使用 [農業農村部第536號公告已明確淘汰措施,具體為:自2022年9月1日起,撤銷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滅線磷原藥及制劑產品的農藥登記,禁止生產。已合法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保證期內可以銷售和使用,自2024年9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使用(編者注)]。對涕滅威、滅多威、克百威、氧樂果、磷化鋁和氯化苦等高毒農藥將分期分批淘汰。

    2.2  劑型優化趨勢明顯

    近年來,我國登記農藥環保型劑型的數量在快速上升,劑型優化趨勢明顯,降低了對人畜和環境的影響。從登記各主要劑型產品數量看,雖然乳油登記數量一直最多,但它與當年產品登記總量的比率卻一直呈下滑態勢,其年均下降率為4.71%,近2年有所上升,說明乳油產品的生產許可和登記在適度把關;同樣可濕性粉劑的比率也在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為3.33%;而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和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比率在持續上升,年均增長率分別為8.70%、5.96%和16.0%(圖5)。其實從圖5可看到我國主要劑型的發展史。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需要關注的是,每年各主要劑型登記數量與本年度新增產品登記數量的比率變化較大(圖6),其中懸浮劑的比率上升最快,自2013年起就保持名列前茅,年均增長率為6.12%;可分散油懸浮劑的比率增長顯著,年均增長率為13.4%;水分散粒劑和乳油的比率下降平緩,年均下降率分別為5.87%和5.02%;可濕性粉劑的比率明顯下滑,其年均下降率為16.7%。圖6可看到我國農藥劑型的未來趨勢。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每年登記的農藥中環境友好劑型的種類在增多,如懸浮劑、可分散油懸浮劑等大宗劑型,還有餌劑和揮散芯等劑型。

    2.3  殺菌劑下滑打破三大類農藥趨于平均局面

    從農藥的用途類別看,雖然每年殺蟲劑登記數量一直處在領先地位,但它與當年農藥登記總量的比率在緩慢下降,而除草劑的比率在持續上升。

    2016年起,殺蟲劑(包括衛生用農藥)登記數量與本年度新增農藥登記數量的比率改變了領先局面而逐年降低,近2年有所上升,2021年回到首位。2017—2020年起除草劑的比率穩居第一,2021年回落為第二(圖7)。殺菌劑近2年下滑明顯(國際殺蟲劑抗性行動委員會IRAC在2019年成立了線蟲工作小組,對殺線蟲劑的作用機制分類和抗性風險識別提供指導。建議考慮殺線蟲劑類別及歸屬),打破三大類農藥(殺蟲、殺菌、除草)登記數量與本年度新增農藥的比率趨向平均局面(圖8)。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前6年每年衛生用農藥登記數量與本年度新增登記數量的比率在明顯下滑(圖9),2019—2021年波動上升,2021年突破并略高于原水平,可能是大田農藥企業及新企業的加入推進此行業前進,尤其是環境用產品和餌劑等登記數量的增加豐富了市場品種。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2.4  生物農藥增長顯著

    我國生物農藥主要包括生物化學農藥、微生物農藥和植物源農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有效登記狀態生物農藥的有效成分有141個,產品2,105個(未包括農用抗生素和天敵)。近7年來生物農藥有效成分和產品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9.68%和10.6%(圖10~圖11),近3年第1次出現產品年均增長率超過有效成分年均增長率,說明我國生物農藥登記數量開始加速增長,生物農藥行業正逐步壯大。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9年,每年新生物農藥與本年度新農藥登記品種數量的比率趨于起伏上升態勢,年均增長率為38.4%,2021年新生物農藥品種數量與2020年同比增長了114%(圖12),這是我國新農藥登記史上的新氣象。登記資料要求的提高使新化學農藥登記較難,生物農藥(或衛生用農藥)登記資料要求相對較低,不少企業轉向研制生物農藥。在2021年新農藥品種中生物農藥占比達71.4%,僅微生物農藥就占42.8%。由于生物農藥的特性及工業化生產等技術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逐步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和防效,鼓勵企業開發、登記高效低風險農藥產品。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農業農村部公布的《一類農作物病蟲害名錄》中,蟲害名列第一的“草地貪夜蛾”在我國已有18個防治此類靶標的產品取得登記,77.8%為生物農藥,涉及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蘇云金桿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草地貪夜蛾信息素和苦參·印楝素;名列第二的“飛蝗”已有37個防治蝗蟲類的產品取得登記,37.8%為生物農藥,涉及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蝗蟲微孢子、苦參堿和印楝素。

    2.5  主要防治作物/場所及靶標

    目前,我國登記農藥產品中涉及防治作物數量最多的主要有:水稻、甘藍、黃瓜、柑橘、棉花、蘋果、小麥等;涉及除草場所數量最多的主要有:玉米田、非耕地、小麥田、大豆田、水稻田等。防治作物靶標數量最多的主要蟲類有:蚜蟲、紅蜘蛛、菜青蟲、稻飛虱、小菜蛾、棉鈴蟲等;菌類有:霜霉病、白粉病、紋枯病、炭疽病、稻瘟病等;雜草類有:一年生雜草、雜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一年生闊葉雜草等。這基本體現并吻合當下我國主要糧棉、蔬菜和水果等作物在殺蟲、殺菌及除草上的需求(可能隨地理環境、氣候和生活習慣等因素變化),有助科學有效防控農作物病蟲草害,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的有效供給。

    2.6  我國農藥制造水平穩步提高

    新《條例》鼓勵和支持研制、生產、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藥,為低風險農藥創造良好機遇。在新形勢下我國制造研發農藥及專利產品隨著波動正逐漸增加,9年來,國內企業登記的新農藥數量與本年度新農藥登記品種數量比率的年均值為64.6%(圖13),年均增長率為2.14%,2021年與2020年同比增長了62.0%,這標志著我國農藥的制造和研發水平在穩步提高。境外企業登記的新農藥多具有作用機制新穎、與現有產品無交互抗性等特點,具有一定引領作用。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另外,在新登記農藥品種中,原藥/母藥與制劑同時登記數量在起伏上升,9年來此類品種與本年度新農藥登記品種比率的年均增長率為3.15%,其年均值為73.6%(圖14)。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2.7  中藥材用藥穩步增長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推進標準化生產,規范中藥材用藥登記和管理、加強農殘監管,提升中藥材質量。根據農農(農藥)[2020]102號文,充分利用財政項目和社會資源,引導試驗單位和生產企業開展中藥材等小宗作物用藥登記聯合試驗,開辟審批綠色通道加快登記步伐,為特色農業產業提供支撐服務。現在枸杞、金銀花、人參、三七、鐵皮石斛、白術、貝母、地黃、元胡(延胡索)、黃精、玄參、黨參、丹參、麥冬、當歸、蒼術、板藍根、川芎、黃連、荊芥、芍藥、沙棘、大黃等中藥材上已有登記農藥產品。部分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在生活中更偏向于“食品”,如山藥、百合、菊花、姜、棗、大蒜等,這部分登記數量相對較多。由于多數中藥材采收后,需炮制加工及提取,經口服才能發揮其藥用價值,作為一種特殊“食品”,建議對部分易混淆的植物(如槐、白扁豆等)名稱后加注“藥用”。

    目前,在中藥材上取得登記的產品已有437個,主要為殺菌劑(占59.0%)和殺蟲劑(31.1%),涉及99種有效成分,近幾年登記的農藥品種和數量在穩定增長。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包括96種農藥在9個藥用植物上的160項最大殘留限量(MRL)標準,涉及人參、枸杞、三七、石斛、百合(干)、白術、貝母、金銀花、元胡等。要加快中藥材用藥登記和制訂殘留限量標準步伐,推動我國獨特傳統醫藥資源中藥材科學用藥,降低農殘風險,提高中藥材的品質和療效。

    2021年我國已制定近100項特色小宗作物藥效試驗準則/防治規范及其農藥殘留檢測方法等標準(表1~表2),其中有白術、麥冬、黨參、浙貝母、黃梔子(梔子)、砂仁、枸杞等中藥材標準,雖然多為地方和團體標準,但靈活補短板,有利于推進小宗作物標準規范化。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近年我國農藥登記情況和特點分析

    2.8  向科學精準用藥邁進

    2021年發布了團體標準《農藥田間最低有效劑量測定》(T/CCPIA 110—2021)及57個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產品的施用限量標準。此系列標準在農藥領域提出一個新理念——最低有效劑量,即在有害生物對作物的為害達到防治閾值時,農藥對有害生物達到可接受防治效果所需要的最低使用劑量。在田間試驗條件下,通過一系列劑量效應試驗和統計分析(P<0.05),將滿足以下條件的最低試驗劑量確定為最低有效劑量:可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對作物的為害,通常殺菌劑的可接受防治效果為>80%、殺蟲劑的可接受防治效果為>85%、除草劑的可接受防治效果為>90%;對有害生物具有一致、穩定的防治效果;最大限度降低農藥的田間使用量。

    農藥產品的施用限量是以農藥最低有效劑量為施用下限,以膳食風險施藥閾值、環境風險施藥閾值和農藥登記劑量高值三者中的最低值為施用上限,所設立的農藥安全施藥閾值區間。反之,則應進行風險再評價。

    只有做到科學精準施藥,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田間使用量,減少浪費和環境暴露量,也才能有效減量增效,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03、小 結

    從2021及近年登記數據分析,安全、環保的農藥品種和劑型、生物農藥及中藥材用藥的品種和數量都在穩步增加。建議轉換思維視角,提高企業研發生產、專業化審批和檢測技能的水平,建立交流平臺,對申報新品給予嚴謹可行的指導和建議,以降低或減少高費用試驗,節省社會資源和時間、減輕企業負擔,又能科學管理,將有利快速低風險農藥前進。

    按“十四·五”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2025年我國三大糧食農作物化學農藥利用率將達到43%以上(2020年為40.6%)、三大糧食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5%(2020年為41.9%)。我國農藥正朝著有利于人畜健康和減少環境影響方向邁進,多學科攜手一起向未來,推進農藥產業高質量的發展。

    數據是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基本元素,是統計分析和制定策略的重要依據和參考,為此需要共同規范優化農藥數據庫和詞條的設計及錄入,提高數據準確性及數字化、標準化水平。

相關閱讀
杜邦和先正達又一聯姻之作——溴氰蟲酰胺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上市
昆蟲信息素——農民綠色防控作物蟲害新選擇
這個地方全面禁止銷售、使用這些劇毒高毒農藥,違規銷售最高罰款3萬元!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