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資打假,我們在行動! |
來源:北方農資 2022-3-16 8:35:00 |
當前正值春耕大忙時節,既是農資產品銷售旺季,也是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行為的高發期。3月15日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近日多地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為春耕生產和全年農業保駕護航。 青海: “護農”執法行動拉開帷幕 據青海省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近期,執法監督局組織海東、西寧兩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聚焦農村和城鄉接合部、農資經營門店、種養殖生產基地等重點區域,緊緊圍繞種子、有機化肥、飼料、農機等重點品種,開展農資打假執法,拉開全省春季農資打假“護農”執法行動帷幕。 當前,全省春播備耕生產由東向西全面開展,農資產品也進入生產、銷售和使用旺季。為從源頭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此次專項執法行動對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主要種子經營門店、動物養殖場、屠宰場、農資生產經營門店、農機專業合作社、飼料加工廠、有機化肥生產企業、蔬菜生產基地進行執法檢查,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生產經營行為,加強農資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此外,專項執法行動注重加大對農資生產企業、經營門店、使用者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提高農資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和法律意識,以及農民群眾的維權意識,促進誠信守法生產經營,營造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 湖北: 吹響“農資打假”集結號 春光正好,荊楚大地,湖北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放心農資、農技服務送到田間地頭,掀起農資打假保春耕熱潮。 開春以來,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組建農資調度工作專班,對重要生產資料供應、重大病蟲害發生情況實行周調度。據調度顯示,縣級農資經銷商農藥備貨全部完成;氮、磷、鉀肥和復合肥分別到位48%、42%、35%、40%,肥料下沉進度加快;水稻種子供過于求,玉米種源企業發貨超過80%。預計春耕生產期間不會出現重要生產資料斷供、脫銷情況。 “驚蟄”之后,湖北省啟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各地陸續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宣傳普及農業政策、辨假維權等知識,指導春季田管播種用藥用肥等技術,開展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行動。 武漢市出動執法人員365人次,對種子、農藥、肥料、農機等農資生產企業和經營門店開展拉網式排查,對排查出的6起問題責令整改,對2起涉嫌違法線索依法啟動調查程序。荊州市啟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加大對中心城區農資生產企業、農資經營集散地、種植養殖生產基地、菜籃子產品主產區以及鄉村流動農資商販的監管。鶴峰縣對全縣所有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門店實行全覆蓋執法巡查檢查,并張貼告示、明白紙等提醒農民識別假劣農資。巴東縣啟動“綠劍”農資打假保春耕專項行動,排查全縣批發市場、集散地、鄉村農資銷售點等。鄖陽區對農機經銷商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并應農機專業合作社需求,及時組織開展現場田間耕作培訓。 近期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派出5個工作組,調研指導全省農業綜合執法改革、農資打假等工作。截至3月10日,全省春季農資打假共出動執法人員1.2萬人次,巡查檢查農資企業商戶7800戶次,立案查處96起。 下一步,湖北省將按照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部際協調小組工作部署,持續深入開展2022年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通報2021年農資打假十大典型案例。同時,健全完善“一地發現、全省聯查”聯合執法制度,從重查處農資制假售假和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安徽: 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啟動 當前,安徽全省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是農資產品銷售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案件的高發期。為此,日前,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等單位聯合啟動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針對突出區域、重點農資品種和農資供應重點環節,加大監管和查處力度,保障農民用上放心農資。 專項行動針對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地膜、農機等重點品種,對近年來在國家和省級抽查中暴露問題較多、新聞媒體曝光較多、投訴舉報較多的地區開展重點整治,遏制假劣農資案件高發多發態勢。重點打擊農村和城鄉接合部、省市縣交界區農資門店的不規范經營行為,農資下鄉“忽悠團”、流竄式上門推銷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嚴格落實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制度,依法查處生產銷售禁用農藥、假劣獸藥違法案件。 在生產環節上,將嚴厲打擊 “黑作坊”“黑窩點”等生產環節違法違規行為。在流通環節,緊盯流動商販點對點推銷包裝標簽不規范農資產品。健全農資流通網絡,鼓勵發展直供直銷、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在銷售環節,突出以經營門店、網絡電商平臺、面向用戶直接兜售等銷售渠道為重點的銷售環節的查處。確保農資市場穩定有序,為春耕生產和全年糧食豐收保駕護航。在使用環節,做好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培訓。 盡管連續多年開展農資打假行動,農資市場得到持續凈化,但滋生假冒偽劣農資的“土壤”還未能徹底鏟除。一方面,傳統風險因素猶存。農資生產經營主體多而散、小且弱,農資監管手段還不足,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地方保護主義。另一方面,一些新動向需要警惕。農資違法手段更加隱蔽,難以有效懲處。以種子為例,“假品牌、假手續”的傳統假種子基本銷聲匿跡,市場上的假種子大多是套牌種子。這些種子甚至有品種審定證書等手續,本身質量也還算過關,但侵害了植物新品種權,影響了種業創新積極性。 要推進農資行業高質量發展。審批管理是農資產品進入市場的第一關,也是推動農資行業轉型的源頭。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近年來部分涉及種子、農藥、肥料等行政許可事項被取消或下放。雖然審批方式改革了,但其實是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有關部門要推動農資管理由側重事前審批向強化全程監管轉變。在保障產品質量不下降的前提下,對生態綠色、優質高效的農資產品加快審批;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技術落后的農資產品,依法不予登記和續展,推動農資行業向高質量轉型升級,改變農資生產主體“散小弱”的格局,壓縮假冒偽劣農資的生存空間。 要規范農資市場體系建設。當前,農資制假售假夸大宣傳、冒充名牌洋牌、流竄作案等行為打而不絕。立足春耕,要突出城鄉接合部、農資集散地、種植養殖基地等重點區域,聚焦種子、農藥、肥料等重點品種,推動直銷直供、連鎖經營、農資電商等新模式壯大。著眼長遠,要促進大數據和物聯網在農資領域的示范應用,健全農藥、獸藥數字化監管平臺,種子、肥料審批登記信息服務平臺。完善流通,暢通農資物流和末端配送,確保供得足、可追溯。激活信用,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把信用作為各類農業項目申報的條件,讓守信者實在受益,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
相關閱讀 |
2020年全國秋冬種墑情會商會在西安召開 |
農業部回應:種植大戶頻頻跑路,背后有隱情 |
農業農村部:實行黑名單制度,讓農資制假售假者寸步難行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