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盡可能穩定春耕農資價格 |
來源:中國網 2022-2-24 9:10:00 |
2月22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了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2月23日上午10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吳宏耀介紹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并答記者問,對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權威解讀。 其中關于糧食安全、春耕備耕的內容,特別值得農資行業關注。 記者: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保障初級產品供給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強調部署,糧食作為最基礎、最關鍵的初級產品,請問如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唐仁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在國際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疫情災情疊加影響的背景下,我國糧食價格保持基本穩定,市場運行平穩。這充分表明,我國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靠自己端牢我們的飯碗! 但這并不意味我們在糧食問題上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從吃飽到吃好,從米面油到肉蛋奶,消費結構還在不斷地升級,糧食需求仍然呈剛性增長的態勢,結構性矛盾又不斷地凸顯,緊平衡的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同時資源環境的約束也在加劇。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保障糧食安全這根發條,要擰得緊而又緊,工作要抓得實而又實,重點是“三靠”。 一靠責任落實。在中國,抓糧食生產,不能完全按照比較優勢和效益優先的原則來考慮。中央明確,今后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主產區要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要切實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確保糧食基本自給。2022年的糧食生產目標已經國務院審定,我們已經分解下達到各省(區、市)人民政府。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出臺省級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辦法,壓實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 二靠收益保障。糧食歸根結底要靠農民去種,農民種糧能賺錢,國家糧食就安全。今年我們將推動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力爭做到政策保本、經營增效。政策上,適當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實現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全覆蓋。經營上,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提高種糧綜合效益。總之,就是要讓種糧農民不吃虧、有錢掙,而且還盡可能多得利。 三靠基礎支撐。關鍵是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決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夯實糧食生產物質基礎。在種子上,去年我們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農業種質資源普查,開展種質資源庫建設,不斷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今年,我們將打好政策組合拳,抓好種業振興行動落實落地。在耕地上,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確保18億畝耕地實至名歸,確保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這里講了三個層次,一是耕地、二是永久基本農田、三是高標準農田。此外,在農機裝備上,也要分區域分品種補上農機裝備短板弱項,強化現代農業技術裝備支撐。 記者:去年,受秋汛影響冬小麥大面積晚播,請問這對今夏農業生產有何影響?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來穩產保供奪豐收? 唐仁健:這位記者很敏感,提的這個問題,確實是當前“三農”工作尤其是農業工作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難,也是目前我們最憂心的一件事情。 去年秋冬種的時候,受罕見的秋汛影響,當時大家都注意到,像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5個省有1.1億畝小麥是晚播麥,晚了多少呢?大體半個月左右,這占了小麥播種面積的1/3,以前沒有過。目前看,雖然冬小麥經過努力耕作,面積基本保持了,跟去年差不多,但是苗情因為剛才講的情況,長勢非常復雜,奪取夏糧豐收面臨空前的挑戰和困難。夏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夏糧占了我們全年糧食產量大數的五分之一,占了口糧的四成,這對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意義重大。面對這種復雜情況,我們將以背水一戰的態度、超常超強的力度,千方百計保夏糧,打好全年糧食豐收第一場硬仗。 一是抓好麥田管理。這還是基礎。現在距夏糧小麥大面積收獲還有100天左右,三個多月時間。當前,最最要緊的是抓住小麥返青、拔節和灌漿這三個關鍵生育期,通過上技術、上措施,力求最大限度地追回產量。在小麥返青期重點是增施返青肥,促弱苗增穗數;在小麥起身拔節期重點是抗旱防凍促生長來增粒數;在小麥灌漿期,重點是實施“一噴三防”,來增粒重。目前,我們已經把晚播麥的分布情況,按出苗的類型細化到了省市縣鄉,形成了底圖,下一步精準指導就有了基礎。最近,農業農村系統已經組織大批力量下沉到了一線,包省包片,加強精準指導服務,力爭能夠讓適期播種的小麥多增產,晚播的小麥不減產或少減產。 二是抓好防災減災。一個是防天災。因為受拉尼娜影響,今年極端天氣發生幾率較大。我們將重點防范春寒、倒春寒、夏伏旱和洪澇對糧食生產影響大的災害,進一步細化實化防災減災奪豐收的預案,及早做好物資儲備和技術準備,用足用好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幫助農民主動避災、科學防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的損失。再一個就是防病蟲害。因為去年雨水多,底墑好,有有利的一面,但是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病蟲害風險也比較高。所以,今年農作物病蟲害預計呈現多發頻發態勢,小麥主要是條銹病赤霉病等,今年還有莖基腐病,都是因為水大,對這些重大的病蟲害我們將進行重點防控,實行“一體化監測、一盤棋調度、一張圖指揮”,大力推進統防統治、聯防聯控,應急防治,能夠實現蟲口奪糧。 三是抓好春耕備耕。前不久,召開了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對春耕備耕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國家目前也正在研究發放農資補貼、支持春耕生產。我們將把落實糧食播種面積作為春耕備耕工作的重中之重,鞏固早稻生產、穩定秋糧面積,確保糧食播種面積能夠落到戶、落到田,夯實全年糧食豐收的面積基礎。同時,會同有關部門抓好農資供應,及早做好春耕用種用肥用藥需求的調度,加快農資進店進村,盡可能穩定農資價格,強化質量監管,能夠滿足春耕生產的需要。 記者:近年來,我國每年的大豆進口量在1億噸左右,去年雖然有所下降,但仍處于高位,請問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在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方面有哪些舉措? 唐仁健:目前我們糧食的總量雖然是緊平衡,但是在保供給尤其保口糧方面問題不大。有一個結構問題,就是大豆油料自給率比較低。這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當然還有畜牧業的發展,對大豆的需求大幅增加,進口量增長較快。剛才記者提到,前年進口1億噸,去年9000多萬噸。目前,國產的大豆可以滿足食用消費需求,就是中國人吃豆腐、豆制品,這方面沒有問題。進口的大豆主要是用于食用植物油和畜牧業飼料蛋白這方面的需求。下一步,我們既要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加大豆油料的供應,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立足自身,下大力氣調整結構問題,下大決心擴大大豆和油料的生產,能夠多種一畝是一畝,多收一斤是一斤。“油瓶子”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重點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積極恢復東北地區的大豆面積。大家知道,東北是我們傳統大豆主產區,大豆重頭在東北,我們將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支持東北地區積極推行大豆玉米合理輪作,引導農民今年春播時把茬口倒回來種大豆。同時,東北還有一些地區也可以進行“水改旱”多種豆,主要是地下水超采區,東北前些年水稻發展比較多,但是有的地區水稻也不太適宜,所以把這樣的一些地區倒回來,多種大豆。 二是積極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帶狀復合種植不是一行玉米一行豆,現在試點試驗的多數是兩行玉米四行豆,所以叫帶狀復合種植,能夠不遮蔽光線、滿足兩種作物的需要。這個事已經試點了多年,尤其在西南地區,像四川等地,目前全國的種植面積已經到了700多萬畝,這種種植模式和種植技術目前看已經基本成熟。帶狀復合種植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的問題,原來種了大豆就種不了玉米,種了玉米就種不了大豆,但是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條件下,就能夠實現玉米基本不減產、能穩產,同時又多收一季大豆,大概在100-150公斤,農民講是玉米也能撿大豆還白落。我們今年將加大推廣力度,大力在黃淮海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等適宜地區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但是因為這件事以前是試點,很多地方還不太熟悉,所以我們在品種、農機農藝配套方面要跟上,強化這方面的服務。為此,中央財政專門安排了補貼資金予以支持,對承擔任務的那些規模經營的主體,還從社會化服務資金中再補一部分,能夠引導這些規模經營主體和農戶愿意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這種模式。另外,在一些地區把帶狀復合種植也爭取納入農業保險的保障范圍。 三是積極發展油料生產。除了大豆,還有很多專門的油料,像大家熟悉的長江流域的油菜,還有北方、西北、華北地區的花生,還有以南方山地為主的油茶等木本油料,這些都要大力發展。油菜方面,主要是南方的冬閑田有較大的潛力,去年我們已經擴了500多萬畝,今年還要繼續鞏固擴大。在花生方面,重點是黃淮海和北方農牧交錯帶,就是400毫米降雨線這一帶,推廣玉米花生的輪作,穩定并擴大花生的面積。在油茶方面,重點是擴大油茶的種植面積,現在還有相當的潛力,同時現有的油茶產量很低,需要改造中低產尤其低產林。此外還有一些像向日葵、胡麻、芝麻等特色油料,我們也要因地制宜地發展。 總之,通過多油并舉、多措并施,經過5-10年的努力,爭取大豆和油料的自給率能夠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
相關閱讀 |
土壤污染法正式落地實施,萬億土壤修復市場將徹底引爆! |
中國種子協會2021年種子行業信用評價結果公示 |
河南11縣發布干旱橙色預警,內蒙干旱面積超4成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