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勢在必行 |
來源:北方農資報 2019-4-28 9:32:00 |
近些年我國糧食和農業生產連年豐收,化肥的作用功不可沒。受種植習慣影響,一些地區化肥使用量較多,這樣做,作物確實增產了,但也增加了種植成本,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一定影響。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化肥減量增效勢在必行。 化肥施用結構需改善 我國化肥施用氮磷鉀主要化肥結構不合理,其中氮肥施用比例較大,尿素占比過高。氮肥施用過多,容易導致肥效差,出現浪費現象,妨礙礦物質營養的活性,使有害作物生長,誘發病蟲害,污染土壤、水源,最終影響農產品質量,為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氮肥需要減少尿素態氮用量。 化肥減量施用任務是長期而艱巨的,其目標是造土壤,恢復土壤自然生態環境,治理水與土壤污染,使農業可持續發展。恢復土壤生態環境,可以考慮生物技術。 有氧發酵堆制有機肥與土曲子造土壤。我國每年農作物秸稈總量達6億多噸,若進行有氧發酵有機肥還田,可替代50%以上的化肥;用生物技術有氧發酵頁巖等制作土曲子,可改善土壤生態環境,給作物、有益微生物提供功能性營養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對治理農藥、有害化學物質、水與土壤污染大有益處,同時,還可治理作物重茬病。 生物技術解決優質高產問題。用生物技術有氧發酵動植物蛋白、礦物質化肥等有機質肥料,相當于把生物化工廠搬入田間,可有效提高礦物質化肥利用率,達到減肥增效效果。 用生物技術增加有效氮源。可用生物技術有氧發酵動植物蛋白,增加氮素來源,也可以利用根瘤菌等生物固氮增加土壤氮素營養。 秸稈有氧發酵制造有機肥,土曲子、高效粒狀肥等,可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狀,提高礦物質營養利用率。 肥料發展新趨勢 生物肥也稱微生物肥料,是指一類含有微生物的特定制劑。生物肥中微生物來源于土壤,長期使用化肥、不施用有機肥,會破壞土壤生態環境,導致微生物缺乏營養,這種情況下,其與土壤中原有微生物一樣將不起作用。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秸稈有氧發酵的有機肥,恢復土壤環境,土壤微生物菌群自然繁殖起來,不必專門向土壤中施用生物肥。 黑龍江墾區自1978年引進美國大豆根瘤菌,農墾科學院與國外合作多年,進行大豆根瘤菌與產品開發,得出這樣的結論:化肥影響大豆根瘤菌活性,施用氮肥,大豆根瘤菌從大豆獲取氮源而不進行固氮;從土壤中篩選菌種,盆栽效果好,大田競爭差,本地土壤中的根瘤菌效果好;殺菌劑、種衣劑對大豆根瘤菌活性有影響。日本有研究認為大豆根瘤菌固氮活性需要充足的磷與氧氣,每畝地可固氮10-13公斤,大豆根瘤菌固氮可替代化學合成的氮肥。美國將免耕秸稈粉碎地表進行還田,達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市場流通的有機肥大多是生物菌加土,或添加沒有發酵的化肥,或是動物糞便加化肥進行無氧發酵,有些肥企為提高有機肥有機質含量,添加褐煤粉。這些做法不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也不會為作物和土壤有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營養,終將會被市場淘汰。 秸稈有氧發酵技術日漸成熟,簡單易學,成本低,但需要良好的組織與工廠化管理,成本與商業利潤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
相關閱讀 |
肥料市場正在緩慢恢復之中,玉米肥價格穩定 |
看上周國際氯化鉀最新市場動態 |
氯化鉀:北京昆龍偉業出廠報價情況-7月15日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