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少妇三级全黄,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芡實高產該如何種植,有哪些高效栽培技術?
來源:網絡    2018-6-6 15:44:00
    

    芡實為睡蓮科植物芡,具有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之功效,市場需求量在逐漸加大。為了促進農業增收,提高農戶們的種植效益,本文詳細總結了芡實的特征特性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供農戶們參考。

芡實高產該如何種植,有哪些高效栽培技術?

    1、特征特性

    芡實是睡蓮科芡屬大型水生植物,草本,一年生。芡實的根有初生根、不定根和次生根。初生根很不發達,次生根結構簡單,芡實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組成,為須根,白色,長可達100 cm以上,橫徑0.4~0.8 cm,簇生于葉柄基部。芡實莖為短縮莖,節間密集,倒圓錐形。芡實葉分為水中葉和浮葉,水中葉為過渡葉,第1~4張葉為水中葉,定型葉葉面直徑達1.0 m以上,葉面濃綠色,有皺褶。芡實花單生,萼片4片,花呈紫色或白色,雄蕊多輪排列,花粉由外向內逐漸退化,為多室子房,每一子房具多枚胚珠,自花授粉。芡實果實為花托包被的假果,花萼宿存于果實頂端呈尖嘴狀,整個果實形似雞頭,果形大,一般重0.5 kg左右,內有多室,種子100~200粒。種子呈圓形,直徑1.0~1.5 cm,百粒重150 g以上,有較厚的假種皮。

芡實高產該如何種植,有哪些高效栽培技術?

    2、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2.1 選種

    芡實分為蘇芡和刺芡。蘇芡為馴化培育的栽培種,少刺,芡米糯性,品質好。蘇芡分為紫花、白花2個品系,紫花品種比白花品種早熟7~10 d,白花品種品質更優,蘇芡一般產芡米600~675 kg/hm2。刺芡適應性強,分布區域廣,葉背、果梗、果實上均密生硬刺,芡米近圓形,粳性,品質比蘇芡差,一般產芡米600 kg/hm2左右。

    品種類型根據栽培條件和需要而定,阜南縣周邊縣(市)蘇芡和刺芡2種類型的品種均適宜種植。種子要選飽滿、成熟度高、大小均勻一致、果實大的種子。要選用上年生產的芡種,避免使用陳種子,以利于苗勻、苗壯。

    2.2 培育壯苗

    2.2.1 棚池育苗。沿淮地區芡實育苗期天氣多變,氣候不穩定,不利于芡實幼苗生長。采取棚池育苗方式,可以提供穩定的芡實幼苗發育條件,有利于培育壯苗,幼苗齊苗快5~7 d,苗勻、苗壯,同時還可以提早播期,提早并延長芡實結果期,提早上市10 d以上,增加產量10%,提高了效益。一是建育苗棚池。選擇靠近水源的較平坦地塊建育苗棚池,棚寬4.5~5.0 m、長30~50 m,棚內并列建2排育苗池,池寬1.8~2.0 m、深30 cm,單池長3~5 m,整平池畦面,夯實池埂,棚內整體鋪塑料薄膜,池內薄膜上填厚7~8 cm的營養土,營養土配比為10%腐熟類肥、20%塘泥和70%細土,營養均衡、合理,有利于苗勻、苗壯,可提高壯苗率15%以上。二是浸種催芽。3月下旬開始將種子淘洗干凈,浸沒于盆內清水中,白天日曬提高水溫,保持水溫在20~25 ℃之間,夜間遮蓋或進室,保持溫度15 ℃,2~3 d換水1次,經8~10 d,種子萌動露白,即可播種。三是播種。沿淮地區播種期一般為4月上中旬,棚池育苗可提前至3月中旬。播種前5~7 d,育苗池灌水8~10 cm,澄清池水,底土沉實后方可播種。播種時將種子近水面輕輕撒下,播種密度為300粒/m2。四是苗池管理。育苗池水層深度掌握在6~10 cm之間。棚內溫度控制在15~30 ℃之間。出苗后注意大棚通風,防止水溫過高燙傷幼苗。注意及時拔出苗池內雜草。

    2.2.2 兩段育苗。為培育芡實壯苗,一般進行兩段育苗,第1段在棚池內育幼苗,第2段在露地池育移栽苗。采取兩段育苗方式,第1段育苗,苗床面積很小,又在棚池內,有利于幼苗管理培育;第二段育苗期天氣已穩定,容易培育壯苗。

    播種后30~40 d,當幼苗長至2~3片小葉時,分苗移栽,進行工段育苗,第2段育苗應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水田,四周筑高50 cm田埂,清除雜草,施腐熟糞肥15 t/hm2,整平地面,灌水10~15 cm。分苗移栽時帶種子起苗,要清洗凈根部泥土,埋好根系,放入盆內,加蓋遮蔭網,防止陽光直曬。起苗和移苗要銜接好,保證起掉的苗能及時移栽。移栽時行株距30~40 cm×30~40 cm,第2段育苗地與大田比為1.0∶52.5~60.0。移苗時需將芡苗種子和須根全部栽入泥中,但要防止埋沒心葉,泥土埋沒心葉會影響發育,甚至造成幼苗死亡。一般經過5~7 d,幼苗返青成活,隨著新葉的生長,要逐漸加深水位,定植前水位加深至30~40 cm。

    2.3 整地

    移栽田四周要打高埂,埂高80 cm,埂寬1.0 m,每塊大田面積控制在2.0 hm2以內,連片面積超過20 hm2的,應加寬田埂至1.5 m,田埂上種植60~70 cm寬的高桿作物,防止芡田起風浪,避免芡葉受傷。

    整地前,施腐熟糞肥15.0~22.5 t/hm2或商品有機肥1 500~2 250 kg/hm2,加三元復合肥750 kg/hm2。使用大功率農機深翻至25 cm,用旋耕機旋耙耕層,整碎土塊,混勻土肥,整平田面。之后灌水15~20 cm,為避免化肥對芡實幼苗的影響,1周后才能移栽[5]。

    2.4 合理密植

    要根據種植的品種類型以及出售產品要求而確定種植密度。蘇芡以出售鮮芡實為主,種植密度早熟品種為1 800~2 100株/hm2,晚熟品種為1 500~1 800株/hm2;刺芡收鮮籽的750~900株/hm2,收干米1 950~2 250株/hm2。   沿淮地區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移栽定植,當芡實苗長至3~4張圓葉、大葉直徑達20 cm以上時即可定植。定植前按照定植密度要求挖好定植穴,一般穴深15~20 cm,直徑70~80 cm,呈鍋底形,清除穴內雜草,開穴1~2 d后泥水澄清方可定植。定植時要隨起苗隨栽,栽植深度以剛埋沒根系和短縮莖外圍為度,苗在穴中央底部,定植時穴不壅平,為廣穴淺栽。栽時保證心葉露在泥土外,防止泥土“窩心”,影響芡實植株生長。

    2.5 田間管理

    2.5.1 查苗補苗。定植后7~10 d檢查田間缺株情況,發現缺苗,及時用預留苗補栽,補栽苗要稍大于大田苗,以保證補栽苗活棵后苗情和大田一致。同時,檢查生長不良的植株是否被淤泥淹沒心葉,輕者及時清除淤泥,影響嚴重的植株要拔除重栽新苗。保持計劃種植密度,完成目標株數。

    2.5.2 水層管理。根據芡實不同發育階段和天氣情況調節水層深度。定植時水深10~15 cm,成活后水位逐漸加深,一般為30~40 cm,至旺盛生長期和開花結果初期水位加深到 50 cm。天氣熱、氣溫高時應加深水位,以免水溫過高影響芡實生長。淺水大田種植芡實全生長期水深一般不超 過60 cm。

    2.5.3 壅根。由于芡實生長發育進程中心葉逐漸上升,新生根也逐漸上升,所以廣穴淺栽苗要逐步壅泥培根,以保證所長新根能扎在泥土中,吸收到充足的養分。壅根應結合除草進行,經過3~4次的壅泥培根,至芡實葉片封行前可將淺穴逐步壅平,芡實壅根也即完成。

    2.5.4 追肥。芡實不耐高氮,氮肥過多造成葉面產生瘤狀突起,葉變深綠、變大、變厚,影響結果,導致芡實病害發生。芡實追肥應采取平衡施肥技術,高產田塊一般追三元素復合肥750 kg/hm2,分3次追施,第1次在移栽活棵后追150 kg/hm2;7月中旬至8月期間看苗追肥2次;當芡實葉片薄而發黃(紅黃)、新葉皺紋密、生長緩慢時追肥,追300 kg/hm2。追肥時在離芡實心莖30~40 cm的周圍采取三點式追肥方式。

    2.6 病蟲草害防治

    沿淮地區芡實病蟲害不多,主要病害為葉瘤病,主要蟲害有菜青蟲和斜紋蛾,此外還有螺類危害。

    葉瘤病是真菌病害,7―8月發病較多,初發病時葉面出現淡綠色黃斑,后隆起腫大成瘤狀,直徑4~40 cm,高度2~8 cm。在農業防治上,實行輪作;及時清除病殘體,保持田間衛生清潔;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在藥劑防治上,對于發病田塊可葉面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另加0.2%磷酸二氫鉀,每隔7 d噴1次,連噴2次。

    菜青蟲主要在芡實幼苗期危害,一般采取化學防治,在幼蟲孵化盛期至3齡幼蟲期之間用藥,使用菊酯類農藥防治效果很好。

    在斜紋夜蛾防治上,用楊樹枝、糖醋液、性誘劑、殺蟲燈等誘殺;1~2齡幼蟲點片發生時施藥,一般在傍晚施藥。使用21%滅殺斃乳油600倍液,或50%氯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根據田間蟲情,隔7~10 d,交替使用農藥再噴施1次。對于芡田混養魚蝦的,嚴禁使用菊酯類農藥。

    在螺害防治上,用70%貝螺殺可濕性粉劑750~1 050 g/hm2拌細土15~21 kg/hm2,撒于被害葉片上及附近水面進行毒殺。也可用螺迪7 500 g/hm2,用水溶解后,均勻潑灑芡實田中,能有效驅除螺害。芡實田內養有6 cm以下魚苗以及20 d以內蝦、蟹苗的禁止使用。

    芡實種植禁用化學除草劑除草,除草采取人工方式。栽后7 d,植株活棵后應開始除草,人工拔草一般5~7 d進行1次,至7月底8月初芡實葉片封行,停止除草。

相關閱讀
松樹枯梢病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防治技術?
預防果園鳥害,試試這些方法!
棉花高產高效種植技術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