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少妇三级全黄,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小麥的主要病害、發(fā)生新特點和防治措施
來源:網絡    2018-2-6 10:22:00
    

    據全國農技中心組織科研、教學和推廣單位專家會商分析,預計2018年小麥主要病蟲害總體偏重發(fā)生。赤霉病在長江中下游和黃淮麥區(qū)偏重流行風險高,條銹病在黃淮南部、江漢平原、西南和西北部分麥區(qū)發(fā)病程度重,麥蚜在華北大部和黃淮北部麥區(qū)大發(fā)生,白粉病和紋枯病在高產麥區(qū)發(fā)生普遍。其中,小麥赤霉病、紋枯病、白粉病等在淮北地區(qū)有偏重流行的風險。條銹病、葉銹病和全蝕病等在蘇皖部分麥區(qū)也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

    在蘇研集團“2018蘇皖核心客戶戰(zhàn)略合作會議”上,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陳懷谷研究員為與會代表帶來了精彩的報告。他在“小麥主要病害發(fā)生新特點與防治”的報告中,全面總結了小麥的主要病害、發(fā)生新特點和防治措施,提供了小麥病害防治的全新思路。

小麥赤霉病

    1、小麥赤霉病

    小麥赤霉病在過去60年大流行主要發(fā)生在2010年和2012年,中等流行主要發(fā)生在2013—2016年。2017年全國小麥赤霉病主要在湖北、安徽等沿江地區(qū)發(fā)病較重;沿淮地區(qū)感病品種發(fā)病較重;其他地區(qū)發(fā)病較輕。小麥赤霉病嚴重影響作物產量,一般減產10%~20%,嚴重時達80%~90%。

    1.1  發(fā)生地區(qū)

    小麥赤霉病主要發(fā)生于全世界穗期多雨、氣候潮濕地區(qū),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是小麥赤霉病的常發(fā)區(qū)。近年來隨著耕作栽培制度的改變,如群體密度增加、感病品種的推廣和秸稈還田面積增加等,小麥赤霉病的發(fā)生有北擴的趨勢。沿淮地區(qū)已成為小麥赤霉病的重發(fā)區(qū)。

    1.2  小麥赤霉病菌產生的毒素

    小麥赤霉病菌可以產生多種毒素,如脫氧雪腐鐮孢菌烯醇(DON)、雪腐鐮孢菌烯醇(NIV)、玉米赤霉烯酮等多種毒素。DON可導致動物拒食,食用后可導致嘔吐(也稱“致嘔毒素”),還可導致作物免疫下降和致畸。玉米赤霉烯酮可導致懷孕母畜流產。我國衛(wèi)生部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的小麥和玉米中DON的限量指標為1 mg/kg。

    1.3  病害加重的原因

    1.3.1  菌量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常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稻樁子囊殼叢帶菌率在2%~10%,高于1%的流行指標。

    1.3.2  品種抗病性

    寧麥、揚麥和鎮(zhèn)麥系列等為較抗品種,其它多數為感病品種。

    1.3.3  抽穗揚花期的氣候條件

    氣溫在15℃以上的連續(xù)2~3個陰雨日,病害就可能流行。目前小麥田間的群體量加大,田間的郁閉度高,冠層的濕度較高,會加重小麥赤霉病的發(fā)生。

    陳研究員介紹到,秸稈還田后,地表秸稈量上升,菌量大幅度增加,促進子囊殼的產生和孢子釋放,提高了病害的流行風險和程度。隨著秸稈還田措施的推廣,菌量的影響力度在逐漸減小。另外,近幾年小麥播種期逐漸推后,成熟期隨之推遲,造成后期溫度條件更易誘發(fā)赤霉病。

    1.4  小麥赤霉病菌的化學型

    根據產毒素類型的差異可分為3個化學型:3-AcDON、15-AcDON和NIV化學型,其中,3-AcDON化學型菌株致病力和產毒能力最強。

    我國來自溫暖地區(qū)的小麥赤霉病菌為3-AcDON型,來自冷涼地區(qū)的赤霉病菌一般為15-AcDON。淮南和沿淮麥區(qū)主要以3-AcDON為主。

    1.5  小麥赤霉病的綜合防控

    1.5.1  農業(yè)防控

    由于小麥種植輪作無法實現,田間群體密度難以下降。建議適期播種,避免過遲播種。改進秸稈還田技術,減少土表的秸稈殘留。

    1.5.2  抗性品種

    抗性品種可降低后期防治壓力。國家區(qū)試感病品種一票否決。江蘇小麥審定要求為:淮南地區(qū)、沿淮南部地區(qū)盡量選用中抗品種,淮北地區(qū)不要選擇高感品種,盡量選用抗性品種。

    陳研究員推薦,抗性較為穩(wěn)定的品種包括揚麥158號、揚麥14號、寧麥9號和寧麥13號。沿淮品種推薦淮麥20號、鄭麥9023號,其防治效果稍好。

    1.6  小麥赤霉病的化學防控

    1.6.1  化學防治策略

    預防為主、把握適期。

    1.6.2  防治適期

    揚花初期“見花就打”、“遇雨再打”,隔5天左右打第2次。

    1.6.3  用水量、防治器械

    用水量推薦450 L/hm2藥液。防治器械中的彌霧機防治效果最好。

    1.7  國內常用的殺菌劑產品

    氰烯菌酯防病效果穩(wěn)定。氰烯菌酯·戊唑醇可同時防治赤霉病和白粉病。多菌靈或含多菌靈的殺菌劑成本較低,兼治白粉病。近年來登記了一系列含戊唑醇的配方,戊唑醇的含量低(<10 g)效果不理想。甲氧基丙烯酸酯類(QoI)類殺菌劑可促進毒素的產生。

    陳研究員介紹到,農業(yè)部目前登記的200多個品種,90%為含多菌靈的復配劑,由上世紀70、80年代使用至今,其優(yōu)點為效果好,成本低。但抗性頻率上升,江蘇沿江、沿淮地區(qū),例如安徽等地區(qū),近年來病菌開始產生抗藥性,導致用藥量上升,用藥次數增加。陳研究員建議對多菌靈產品產生抗藥性的地區(qū),更換戊唑醇等藥劑或混合使用。他強調,光靠藥劑或者光靠品種,已經不能實現對小麥赤霉病的有效防控,要“品種+藥劑”綜合防治,才能有效實現小麥赤霉病的綜合防控。

小麥白粉病

    2、小麥白粉病

    小麥白粉病是我國小麥最常見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葉鞘、莖稈和穗部。典型癥狀為葉片表面產生絨毛狀菌絲,表面覆有一層白色粉狀霉層即分生孢子。小麥成熟時,病斑上出現黑色小點,即白粉病菌的有性世代閉囊殼。

    2.1  病原菌

    小麥白粉病原有性態(tài)為禾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屬子囊菌亞門布氏白粉菌屬,危害小麥的為該菌的小麥專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該病原的無性態(tài)為串珠粉狀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

    2.2  小麥白粉病流行的氣候因素

    小麥白粉病發(fā)生的最適溫度為17℃左右,不耐高溫。小麥白粉病病菌生長對濕度的要求不高,相對濕度0~100%都能生長,相對濕度高更適合生長,其分生孢子對紫外光和直射陽光敏感。小麥白粉病病菌在流行季節(jié)喜降小雨,短時大雨對白粉病的流行不利,主要原因是孢子不耐大雨沖刷。

    2.3  小麥白粉病發(fā)生情況

    近兩年,各地普遍發(fā)病,其中淮北、沿海等地發(fā)病重,部分地區(qū)發(fā)病程度為近10年中最重,很多田塊小麥功能葉受損,不少田塊白粉病甚至擴展到穗部芒上。很多地區(qū)藥劑防治的效果不理想。冬天氣溫較高,春天陰雨日多,發(fā)生早(比往年提早20天以上),4月中、下旬已發(fā)病嚴重。

    2.4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

    2.4.1  農業(yè)防治措施

    種植抗病品種,揚麥、鎮(zhèn)麥系列品種相對耐病,可因地制宜種植;合理施用氮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

    2.4.2  化學防治適期和防治指標

    該措施重點是保護上部功能葉,孕穗至揚花期,當上半3張功能葉病葉率達5%左右或病株率達15%左右時,應進行防治。早春病株率達5%的田塊可進行防治,以減輕后期的防治壓力。

    陳研究員講到,白粉病“一噴三防”的防治效果不理想,發(fā)病初期用藥才能取得較好的防效,因此須加強病情監(jiān)測,發(fā)生期提早時需相應提早施藥防治。近幾年三唑類農藥的用量加大,病菌已產生一定的抗性,可輪換用藥如醚菌酯等。陳研究員推薦防治藥劑為三唑酮(有效成分用量150~180 g/hm2)、丙環(huán)唑(有效成分用量120~150 g/hm2)和氟環(huán)唑等三唑類殺菌劑。醚菌酯等對白粉病也有較好的防效,但由于其易產生抗性,種植季盡量只使用1次。

小麥銹病

    3、小麥銹病

    3.1  小麥銹病病原菌

    銹菌是專性的活體寄生真菌,完全依賴于從活體寄主細胞獲得營養(yǎng)以生長和繁殖。小麥銹菌歸于擔子菌綱的柄銹菌(Puccinia)。小麥銹病分為葉銹病(leaf rust、brown rust)、條銹病(yellow rust、stripe rust)和稈銹病(stem rust、black stem rust),其病原菌分別為P. triticina、P.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和P.graminis f. sp. Tritici,呈現的病狀為“條銹成行、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紅斑”。

    3.2  小麥葉銹病

    在3種銹病中,小麥葉銹病分布最廣,在全世界小麥種植區(qū)都有發(fā)生,我國西南和長江流域一帶發(fā)生較重。

    3.2.1  發(fā)病癥狀

    葉銹病主要為害小麥葉片,在葉片上形成許多散生、排列不規(guī)則,圓形至橢圓形的橘紅色粉皰(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葉背面表皮下產生橢圓形黑色冬孢子堆。

    3.2.2  侵染循環(huán)

    多孢型轉主寄生,可產生夏孢子、冬孢子、擔孢子、銹孢子和性孢子。病菌可在唐松草上進行轉主寄生。在我國病菌靠夏孢子世代完成侵染循環(huán)。夏孢子入侵小麥秋苗,在秋苗上越冬,春季進行再侵染。小麥收獲后,病菌在自生麥苗上越夏。

    3.2.3  發(fā)生規(guī)律

    葉銹菌對溫度的適應范圍較廣。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與品種抗病性、病原菌的致病性、越夏越冬和春雨量等有關,春雨多、濕度大利于病害發(fā)生流行。

    陳研究員強調,近年來小麥葉銹病在江蘇省的發(fā)生加重,發(fā)生期一般稍晚于白粉病。發(fā)生期遇大雨,往往比白粉病嚴重。

    3.3  小麥條銹病

    3.3.1  危害部位

    小麥條銹病危害以葉片為主,葉鞘、莖稈及穗部也可受害。

    3.3.2  發(fā)病特點

    小麥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受害葉片上產生大量黃色粉皰(夏孢子堆),成株期排列成條狀與葉脈平行。后期在同一部位長出黑色粉皰。夏孢子堆鮮黃色,狹長型至長橢圓形;冬孢子堆狹長形,埋在表皮下,成條狀。

    3.3.3  我國流行區(qū)系

    中東部是我國小麥條銹病最大的流行區(qū)系,占小麥面積的80%;云南流行區(qū)系包括滇中、滇西、滇西北和滇西南高海拔地區(qū);新疆流行區(qū)系包括伊犁、阿克蘇、喀什等地區(qū)。

    陳研究員講到,蘇皖地區(qū)屬于中東部流行區(qū)系,但離菌源地遠,一般年份不見病,但近兩年在一些地區(qū)也有發(fā)生。

    3.4  小麥銹病的防治

    3.4.1  抗病品種

    西南麥區(qū)選用抗條銹病的品種,長江上游麥區(qū)審定的品種大多抗病。對葉銹病的抗性品種研究還很少,目前大多數品種感葉銹病。

    3.4.2  化學防治

    (1)條銹病菌源地,可用三唑類藥劑拌種、抗病品種等措施。

    (2)冬繁區(qū)對重點發(fā)病田塊采取“帶藥偵察,發(fā)現一點控制一片”的防治措施,及時控制發(fā)病中心。

    (3)提供麥田統(tǒng)防統(tǒng)治,以控制病害的區(qū)域擴散蔓延。大面積上加強監(jiān)測,病葉率5%開始用藥。

    陳研究員講到,小麥葉銹病藥效最好的時期在發(fā)病初期,推薦使用與防治白粉病相似的藥劑。

小麥紋枯病

    4、小麥紋枯病

    4.1  發(fā)病因素

    早播、濕度、土壤類型和播種量均是影響小麥紋枯發(fā)病的重要因素,其中濕度是春季發(fā)病的主導因子,3~5月上旬的雨量與發(fā)病程度密切相關。

    陳研究員解釋到,早播發(fā)病重,淮北麥區(qū)發(fā)病早,淮南麥區(qū)則以春發(fā)為主。砂壤土地區(qū)紋枯病重于黏土地區(qū),黏土地區(qū)重于鹽堿土地區(qū)。中性偏酸性土壤較堿性土壤發(fā)病較重。小麥播種量較大時,小麥紋枯病發(fā)病嚴重。

    4.2  小麥紋枯病的防治策略

    (1)以農業(yè)防治為基礎,如適當晚播、控制播種量、控制前期施肥量、增施磷鉀肥和降低田間濕度等措施。

    (2)選用抗(耐)病品種,如寧麥9號、寧麥13號等。

    (3)早播地區(qū)進行藥劑種子處理和包衣,壓低冬前發(fā)病高峰。

    (4)早春進行藥劑噴霧防治,控制病害的發(fā)展和減少損失。

    陳研究員推薦藥劑有:戊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噻呋酰胺等,它們對小麥紋枯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小麥全蝕病

    5、小麥全蝕病

    小麥全蝕病是一個發(fā)生歷史悠久、分布比較廣泛的病害,目前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湖北、安徽、江蘇等省都有發(fā)生。2016年、2017年安徽阜陽、宿州發(fā)生嚴重。

    5.1  小麥全蝕病病原菌

    我國的全蝕病菌大多為小麥變種G. graminis var. tritici(Ggt)。

    病菌的主要初侵來源是病根茬上的休眠菌絲體,具有衰退現象(TAD),即病害從輕至嚴重發(fā)生3~5年后,病害的發(fā)生危害會下降。

    病菌除危害小麥外,還能危害大麥、黑麥、玉米、谷子、燕麥等禾木科作物及禾木科雜草。

    5.2  小麥全蝕病發(fā)病因素

    溫度、相對濕度、pH、通氣條件等均是影響小麥全蝕病發(fā)病的重要因素,溫度為12~18℃、相對濕度80%~90%、pH值7~8、通氣條件好,易遭受病毒侵染,其病原菌不耐高溫、對CO2敏感。

    5.3  全蝕病的防治

    5.3.1  無病區(qū)防止病害傳播

    調種必須經過產地檢疫,繁種田進行藥劑拌種。目前黃淮、長江中下游麥區(qū)病害基本都有發(fā)生,農機大規(guī)模的跨區(qū)作業(yè)可能是病害擴展的主要途徑。

    對于零星病點,要及時拔出病株,帶出田外燒毀;對于較大的發(fā)病中心,要高茬收割,并在收割后拔出麥茬就地燒毀。對疫點及周圍土壤使用殺菌劑等進行土壤處理。田塊如果已有病菌,完全撲滅病菌的可能性極小。

    5.3.2  全蝕病的農業(yè)防治

    品種間的抗病差異很小;有條件的地區(qū)實行水旱輪作或改種非寄主作物,如油菜、馬鈴薯、大蒜等;深耕(30~40 cm)改土,降低土壤耕層菌源量,還可以還田秸稈粉碎入土、嚴格鎮(zhèn)壓。

    5.3.3  全蝕病的化學防治

    全蝕病的化學防治包括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兩方面。

    陳研究員介紹到,種子處理推薦125 g/L硅噻菌胺懸浮種衣劑200 mL/100 kg種子,該處理只能針對小麥全蝕病;30 g/L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種衣劑500 mL/100 kg種子,該處理不僅可以防治小麥全蝕病,還可以防治小麥紋枯病;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600 mL/100 kg種子處理則可以防治小麥全蝕病和小麥根腐病。土壤處理為播種前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15~30kg/hm2,加細土20~30 kg,均勻施入播種溝中。

小麥鐮孢菌莖基腐病

    6、鐮孢菌莖基腐病

    6.1  病害表現

    (1)苗期:莖基部芽鞘和葉鞘變褐,小麥根冠和根變褐。

    (2)成株期:葉鞘和莖基節(jié)形成黃褐至灰黃色縱條暈斑。上部葉鞘和莖節(jié)往往也會有褐色病斑。

    (3)濕度高時,基部1、2節(jié)上會出現粉紅色霉層。

    6.2  病害發(fā)生因素

    (1)土壤條件:水肥管理差的發(fā)病重,鹽堿地發(fā)生重,排水差或高坡地發(fā)生重。

    (2)氣候條件:拔節(jié)、抽穗期的干旱過程加重病害表現。

    6.3  病害防治

    小麥鐮孢菌莖基腐病的防治主要包括抗性品種和防治藥劑選擇。陳研究員講到,國外報道一些品種對病害具有較好抗性,國內的品種抗性也存在差異。建議選用無病種子,并進行種子處理。可以選用咯菌腈(適樂時)、戊唑醇等種衣劑。拔節(jié)期施用殺菌劑對控制后期的枯白穗也有一定的效果。

小麥黃花葉病

    7、小麥黃花葉病

    7.1  發(fā)生及癥狀

    小麥黃花葉病又稱小麥梭條花葉病,病原為小麥黃花葉病毒(WYMV),傳播介體為土壤中的禾谷多粘菌。江蘇在20世紀70年代零星發(fā)生,80年代病田毒源累積,90年代以來迅速擴大蔓延,并在沿江、南部丘陵、里下河地區(qū)分布廣泛。一般病田減產10%~50%,重者絕收。

    冬前不表現癥狀,到早春麥苗返青起身時出現癥狀。發(fā)病初期病株新葉表現褪綠至壞死的梭形條斑,與綠色組織相間,成花葉癥狀;后期病斑擴散增多,可導致整個病葉發(fā)黃、枯死,重發(fā)病株矮化、分蘗減少。

    發(fā)病較輕的田塊,病株后期隨著氣溫升高超過15℃,田間病害逐漸隱癥;抽穗后,病田恢復生長較快,但仍比健株矮小,參差不齊,穗小,多畸形。

    7.2  病害防治

    (1)以推廣抗耐病品種為主,結合合理水肥管理的農業(yè)綜合防控措施。

    (2)輪作換茬,與非寄主的大麥、油菜等輪作。

    (3)適期遲播,避開介體侵染活動最適時期。

    (4)合理施肥,發(fā)病初期早施速效氮肥、磷肥及生長調節(jié)劑,促進麥苗生長。

相關閱讀
稻草覆蓋蔬菜栽培技術要點
怎樣防治黑芝麻青枯病炭病
胡蘿卜截形葉螨為害癥狀有哪些?農戶們該怎么防治?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