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少妇三级全黄,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地球上的一萬年農業歷史,肥料發生的三次革命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0-19 11:27:00
    

    上溯一萬年,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分界線。之前,是舊石器時代,舊石器就是把石頭破裂后做工具用。之后,是新石器時代,新石器就是把石頭破裂后再打磨,然后做工具用,首先做農業工具用。所以,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不僅僅是打磨石頭,更主要是農業的出現。史學界公認,地球上的農業有一萬年歷史。

地球上的一萬年農業歷史,肥料發生的三次革命

    農業,就是人工栽培植物,人工飼養動物。之前的采集、漁獵,取自自然,與草食動物的取食、肉食動物的取食,沒有本質區別,所以那不是農業。

    農業離不開肥料。一萬年來,肥料發生了三次革命。

    A、“刀耕火種”的灰燼就是肥料,但是原始人認識不到那就是肥料

    最早的農業是“刀耕火種”。刀,是石刀,用石刀把草木砍倒,曬干,付之一炬,化為灰燼。灰,就是草木灰;燼,是不完全燃燒形成的炭。接著用石刀或木棒在地上戳洞,把種子丟進去,然后腳踩掩埋。“刀耕火種”到此結束,不再有任何管理,任憑旱澇病蟲草害侵襲。如此粗放,卻也是人工栽培啊。不過產量是很低的,能收獲幾十斤就不錯了。

    現在看來,“刀耕火種”的灰燼就是肥料,但是原始人認識不到那就是肥料。如果認識到,就會年年在地里焚燒草木和秸稈,事實上并沒有這樣做。

    原始人只是把“刀耕火種”當作開墾耕地的方法,并未當作施肥的方法。種若干年,收獲的糧食遞減,就放棄了這塊地,再以“刀耕火種”的方法開墾新的耕地。又過若干年,又以“刀耕火種”的方法復耕這塊地。耕地就是這樣逐漸擴大的。

    原始社會,人少地多,足夠“刀耕火種”開墾的。但開墾的都是茂盛的草地和樹木弱小的林地,樹木粗壯的林地并不開墾,不是要保護森林,而是因為石刀砍不倒合抱的參天大樹。

    B、中國在戰國時期開始施肥,歐洲在中國的北宋時期才開始施肥,這是第一次肥料革命

    生產力發展推動歷史發展。農具的改進就是生產力發展。石刀、木棒發展為石制耒耜(lěisì)、木制耒耜,耒耜用于翻土,這才是真正意義的“耕”,到了炎黃時期,耒耜已經很完美;到了春秋時期,又有了石犁、木犁,且使用牛耕。牛耕的出現,使農民可以開墾更多的耕地,這導致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制之“井”,不是水井,而是“井”字形的田間區劃。“井”字的兩橫兩豎把大田劃分為九等份。八戶農民各自耕種一份,收獲歸己,此為私田,私田并非私有,僅僅是口糧田而已;八戶農民合作耕種一份,此為公田,收獲歸公,歸公就是歸國家,這就是那時的農業稅。從炎黃堯舜到夏商西周,都是實行井田制。

    春秋時期農具進步,農民利用進步的農具開墾更多的私田,而不再盡力于公田。公田的莊稼長得不好,國家的農業稅因此減少,于是國家就把公田分給農民,成了農民的私田。沒有了公田,井田制就瓦解了。國家的農業稅怎么收呢?就從農民的私田里收!此時的私田即為私有,稅率是產量的1/10。

    土地私有制,調動農民種田積極性,農民想方設法提高產量,漸漸發現,施肥可以提高產量,可以每年連作而不必休耕。到了戰國時期,施肥已經很普遍。這在成書于戰國時期的《周禮》中有記載。施的肥料無疑是有機肥,包括人糞,廄糞,秸稈雜草漚的糞,也包括草木灰。盡管發明了施肥,畝產量也不過提高到百十斤,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

    歐洲在中國的北宋時期才開始施肥,這是中外歷史學者的共識。北宋距戰國1500年,歐洲施肥為什么這么晚呢?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土地制度。歐洲的土地制度是領主私有制,而不是農民私有制。領主就是大地主,領主的領地上的農民都是農奴或佃戶,他們給領主種地,而不是給自己種地,積極性自然不高,不僅想不到施肥,連農具的改進也很緩慢。二是種植制度。領主擁有廣闊的土地,而地力不高,于是實行“三圃制”,每年只耕種1/3的土地,只耕種一年就休耕,休耕則長草,長草則放牧,如此三年一循環。休耕,長草,放牧,恢復了原有的地力,愈發不會想到以施肥來恢復地力。可是,2013年,有英國學者分析8000年前的糧食遺存,發現氮含量高,竟推斷是施用含氮高的牲畜糞便使然。如此推斷,缺乏證據,孤掌難鳴,無人響應。8000年前,四大文名古國都還沒有施肥呢!

    歐洲實行領主土地所有制,農民都是農奴或佃戶,這才有工業革命后的“圈地運動”。把地圈起來養羊,不讓農民種了,因為羊毛收入是糧食收入的兩倍。農民只好進城打工,成了工人階級。

    C、1840年,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創立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奠定了化肥工業的理論基礎,這是肥料的第二次革命

    中國施有機肥那么早,為什么沒有發明化肥,而是歐洲發明了化肥?這要簡單說說歐洲的歷史。

    羅馬帝國時期,大致是中國的秦漢三國兩晉時期。在中國的南北朝,中國分裂為南北兩部分,羅馬帝國則分裂為東西兩部分。西羅馬帝國基本上是西歐,東羅馬帝國基本上是東歐。西羅馬帝國很快就滅亡了,文化也支離破碎了,再分裂為許多小國,各國各自為政,但是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禁錮人們的思想,持續1000年,這1000年被稱為“中世紀的黑暗”。東羅馬帝國延續1000年,被奧斯曼帝國滅亡,奧斯曼帝國就是現在的土耳其。東羅馬帝國的遺民,帶著從即將陷落的宮廷中搶救出來的古希臘、古羅馬的典籍和藝術品逃到西歐,西歐的知識分子對這些典籍和藝術品感到驚訝,于是掀起“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在復興古希臘、古羅馬文藝的過程中,打破了宗教禁錮,解放了思想。這個時期是中國的明朝。

    解放了思想的歐洲知識分子按照自己的思想去觀察、分析、研究客觀世界,從而誕生了現代科學,現代科學引發了工業革命。從中國的明朝到清朝,歐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遠遠超過中國。在這個大背景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創立了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進而誕生了化肥工業。

    中國的明朝和清朝,幾乎所有知識分子都在讀四書五經,走科舉道路,幾乎沒有人關注自然科學,所以不可能創立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也就不可能發明化肥。

    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的基本內容是:植物的根系只能吸收土壤中的礦物元素,不能吸收有機分子;施入土壤中的有機肥的礦物元素必須被分解出來才能被植物吸收;植物所需的礦物元素有十幾種,對各種礦物元素的需求量各不相同,需求量最大的是氮、磷、鉀;土壤中最缺乏的礦物元素制約植物的產量,這叫“最小養分率”,也被形容為“木桶理論”:最短的木板決定木桶的容量。

    在植物礦物質營養學說基礎上誕生的化肥工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初具規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迅速發展。直到現在,化肥對世界農作物增產的貢獻率,不亞于育種,各占50%吧。

相關閱讀
2017年中國進口氯化鉀數據分析
金正大集團舉辦主題演講比賽慶祝集團成立 20 周年
磷酸一銨市場僵持運行,磷酸二銨市場弱勢下行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