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河富寧夏,天脊化肥富農家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9-19 10:02:00 |
日前,記者在寧夏、內蒙古兩地采訪時發現,大水漫灌、盲目施肥的現象還相當普遍。由于施肥不科學,導致施肥量大,浪費嚴重,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農業效益。然而可喜的是,以天脊集團為代表的化肥企業已經注意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積極倡導科學施肥的理念,幫助農戶把化肥用量減下來,把生產效益提上去。在這個過程中,天脊的經銷商和用戶積極響應“減肥提效”理念,真正把科學施肥落到實處。記者對寧夏的天脊經銷商以及內蒙古的天脊化肥用戶進行了采訪,見證了天脊集團在農業生產一線對“減肥提效”理念的貫徹執行。 在廣大的河套地區,寧夏是黃河青睞的寵兒,這里沃野連綿、水豐物美,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稱。正是這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才讓這里的人民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特別是在銀川平原,面積雖小但物產豐富,這里也因此成為農資企業相互競爭的一塊寶地。 在銀川,記者見到了天脊經銷商——寧夏豐之源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學明,這個當過兵、后來在當地供銷社工作多年的老農資人向記者表達了他對銀川平原的熱愛。他說他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通過推廣天脊化肥,讓當地農民把化肥用量減下來,讓塞上江南更美好。 天脊助力科學施肥 盡管科學施肥、科學種植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是很多農民仍然固守傳統,大肥、大水屢見不鮮,在美麗的銀川平原也不乏這樣的現象。朱學明告訴記者:“我們下鄉的時候,看見農民灌到農田里的水都非常深,這么深的水,再大的肥也流失了。”因為種植不科學,所以用肥量是只增不減,造成很大的浪費。同時,在用肥上沒有科學的配比,也造成了浪費。 這種浪費現象一直縈繞在朱學明的心頭,那么到底該如何引導農民科學施肥?他說:“現在很多農民不把種地當成主業,即使給了他們科學的配方,他們也不會按照配方去配肥。”面對這種情況,他認為唯一的方法就是選用各營養元素配比合理的化肥,在不增加農民勞動量的前提下,減少化肥的投入量。 2013年,在朋友的推薦下,天脊化肥走入了朱學明的視野。朱學明是個謹慎的人,盡管天脊化肥的口碑很好,但是他還是決定先試驗、后推廣。 朱學明的很多親戚都居住在賀蘭縣的金山鄉,以種西瓜為業。“我的親戚就給我說,每年種的西瓜口感都不好,賣不上價。當時我就建議他們試著用天脊化肥,看看效果。”朱學明說。2013年試用以后,西瓜的口感得到了明顯的改觀,收益也跟著轉好。“天脊的化肥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富含各種中微量元素,營養均衡,因此它的效果遠遠勝過單質化肥和其他普通復合肥。”同時,在天脊農化人員的指導下,減少追肥量,增加追肥次數,化肥總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看到效果后,從2014年開始,朱學明開始在銀川地區的各個鄉鎮推廣天脊化肥,受到了當地農民的好評。 與農戶共成長 據朱學明介紹,當地農民在用肥上,有自己固定的模式,比如玉米的底肥,一般是尿素、二銨再加上10-20公斤的復合肥。“如果我給他說,用了天脊化肥以后,底肥就不用尿素和二銨了,那他們是不會干的,因為在他們的意識里好像沒了尿素、二銨,他們心里就不踏實。”朱學明說。 面對這種情況,朱學明沒有急于求成,而是采取和農戶共同成長的方法,培育用戶習慣,逐步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實際上,在朱學明的引導下,一些種田大戶在用肥上有很大的改觀。比如農戶劉建國,在施用天脊化肥上就有自己獨到的心得。據了解,劉建國的玉米底肥與追肥都用天脊復合肥,追肥采用滴灌方式,多次少量,每畝地的用肥總投入為170元,而其他種植戶每畝地的投入為230-240元,劉建國每畝地的用肥投入比其他農戶節省了60-70元,而產量卻比其他農戶高。 朱學明說:“實際上,我們和農戶是共同成長的,我們按照天脊農化中心的要求為種田大戶進行指導,而種田大戶又根據我們自身的用肥習慣進行適當調整,總結出了很好的施肥方法。我們現在就是要多做一些農民觀摩會,讓農民親眼看到,減肥也能增產,這樣他們才會按照我們提供的方法施肥。” 通過推廣天脊化肥,再加上科學的方法,天脊化肥在銀川大地的銷量也在逐年提升。朱學明相信,只要堅持下去,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講科學、信科學,把化肥用量減下去,把生產效益提上來,讓塞上江南更加美好。他說:“天下黃河富寧夏,天脊化肥富農家,我將按照這句話的要求,加大推廣天脊化肥的力度,服務好廣大農戶。” |
相關閱讀 |
11月硫磺市場未能延續驚喜,重回震蕩起伏走勢 |
魯西集團在2016中國國際苯酐、多元醇及下游市場峰會上作主旨演講 |
12月份尿素市場保持良好走勢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