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機相關補貼政策滯后影響行業發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6-30 10:03:00 |
2004年以來,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促使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調研了解到,農機購置補貼目錄每年都會有所調整,調整后部分高效、實用的農機補貼額度不增反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的購買積極性。同時,以農用無人機為代表的新型農機由于相關政策滯后,影響了行業發展。 同檔農機參數條件設置過于簡單,導致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2016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將圍繞“縮范圍、降定額、促敞開”的方向進行調整完善。湖南省萬家豐農業現代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安輝最近比較煩。2015年,他以每臺14萬元的價格購置了一臺山東生產的“高地隙自主式噴竿噴霧機”的植保農機,這種新機器首次在病蟲害防治環節實現了機械化施藥。原本他打算今年再購入幾臺,但由于這臺機器在湖南的補貼從之前每臺3.5萬元調減到今年1.1萬元,意味著要多支出10多萬元,基本相當于一年的大半利潤。 湖南省農機局產業辦主任謝模強解釋說,補貼額度調減是因為今年湖北省把該省某企業生產的同檔機器納入補貼目錄,并確定對這款銷售價格約6萬元的機器補貼額度為1.1萬元。按照國家“同檔機型參照鄰近省份”的指導意見,湖南只能調減。 謝模強表示,國家補貼的原則是“定額補貼”,即同檔機器,不管價格高低,都補貼同樣的數額。要把性能優良的機器區別出來,在目前政策下只能通過設置更多參數條件來實現,最后就會出現只有一兩種機器滿足的情況。但另一方面,如果不調減補貼額度,對價格較低的機器來說,甚至會出現補貼比售價還高的“倒掛”現象。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認為,同檔農機參數條件設置過于簡單可能導致農機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短期內影響的是性能優良農機的推廣應用,長期來看,損害的是產業創新能力。 相關政策滯后,折射新型農機發展困境 農用無人飛機是新型農機最典型的代表,最近幾年市場需求巨大。我們調研發現,無人機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無疑能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降低農民勞動強度,但帶來一些新的問題。調研過程中從業者普遍反映,由于國家相關政策滯后,無人機的標準和鑒定尚處空白,導致其陷入“既無娘家又沒婆家”的尷尬境地,嚴重影響我國農業全程機械化的實現。 湖南博航無人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建中介紹說,目前國家層面對農用無人機不僅沒有補貼,連相關標準和鑒定體系都沒有,更不要說培訓體系和監管體系。業內人士認為,相關政策滯后,或與國家在農用無人機的安全性、軍用與民用的關系等方面有顧慮有關。 |
相關閱讀 |
土地全托管,實現規模化種植 |
護土壤、保糧安,普金聚失肥行動在即 |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4小時快速供應近2萬斤農資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