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進供給側改革,搭建農合聯大平臺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5-25 8:55:00 |
浙江省委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桿省份的高度,找出了科技創新、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三大發展短板,公共服務有效供給、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兩大民生短板,改革落地一大制度供給短板。根據這些改革內容,浙江省供銷合作社在今年年初找出了經濟發展、為農服務、基層組織、體制機制、理論研究、人才隊伍六個方面存在的短板。 為了盡快在補短板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浙江省供銷合作社確定了推進供給側改革的總體思路,即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市場需求導向、生態平衡導向、共建共享導向,推進組織合作化、服務綜合化、產業一體化、經營品牌化,推動浙江農業全面走上高端化發展軌道,讓供銷合作社成為浙江高質量高效率農業和農村供給體系的有機組成者和有效服務者。 推進組織合作化,構建共建共享機制 推進“三位一體”農合聯改革,是農民合作社聯合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供銷合作社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核心任務,更是供銷合作社回歸農民懷抱、恢復合作屬性、實現改革新生的有效出路。推進組織合作化就是供銷合作社要將自身改革有機融入到農合聯改革中去,在農合聯這個大平臺上,引導更多農民參股舉辦合作社,引導合作社、企業在資產經營公司引領下參股龍頭企業,讓廣大農民通過合作社和農合聯共享農業全產業鏈利益。去年以來,浙江供銷合作社系統7個試點縣和20個首批推開縣的改革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預計上半年可完成農合聯組建任務。 要建立農合聯運行機制。各地供銷合作社要抓住以自身為依托組建農合聯執行委員會的機遇,優化內設機構設置,充實人員力量配備,實現農合聯執行委員會與供銷合作社機關有機融合,切實改變供銷合作社管人財物的公共性內設機構多、管事的職能性內設機構少的弊端。要按照服務實體化的要求,讓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涉農行業協會等組織承擔專業性、行業性服務事項,逐步形成以各類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涉農行業協會為經線和以生產、供銷、信用、消費、投資服務為緯線的縱橫交錯的服務格局。要建立農合聯的農民合作基金、資產經營公司,按照“會員入會費籌集、社有資產年度收益上繳20%、政府財政補助”的來源,建立農民合作基金(臨海市財政一次性補助3000萬元);由供銷合作社的資產經營公司牽頭,組建農合聯的資產經營公司,發揮其資產保值增值和投資眾籌引領的作用。 要健全農合聯服務功能。生產服務、供銷服務、信用服務是農合聯的基本服務功能,在農合聯組建的初期要基本形成框架。生產服務功能涉及涉農部門職能轉變,要堅持先易后難、水到渠成的原則,逐步建設到位,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貪大求全。供銷合作社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緊建立健全以莊稼醫院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和以消費合作社為基礎的城鄉商貿服務體系,這是農合聯在組建初期的重點工作。信用服務要兩手抓,一手抓農信機構普惠金融對農合聯會員的授信服務全覆蓋,并建立農信機構、擔保公司、農合聯會員的服務鏈;一手抓農合聯內部合作金融發展,積極穩妥地在具備條件的合作社內組建資金互助會,并在互助會達到一定數量時組建互助會聯合會。 要形成農合聯合作格局。發展合作經濟是農合聯的宗旨所系、價值所在、發展所向。要在生產服務、供銷服務、信用服務三大領域,積極引導農民合作社等農合聯成員合股投資發展服務業。要在消費、投資和產業領域,積極引入合作制。當前,在建立健全日用品和農產品配送銷售體系的城鄉社區網點中,要引導城鄉家庭組建消費合作社,形成服務者與消費者的利益共同體。在創辦和擴辦日用品和農產品配送公司中,要引導消費合作社和農民合作社參股投資,形成生產者、流通者、消費者三方利益共同體。在組建莊稼醫院和現代農業服務中心中,要引導農民合作社參股投資,形成服務者與被服務者的利益共同體。各地要篩選一批效益較好較穩的項目,引導農民合作社等農合聯會員參股投資,密切農合聯與農民聯系,形成農民共建共享的發展格局。玉環縣九山農產品合作社聯合社的做法很有借鑒意義。九山聯合社成于2014年,由當地67家農民合作社共同發起。在生產合作方面,聯合社推行生產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經營品牌化,吸納社員1350戶,發展農產品基地2600畝,去年實現銷售2700余萬元;在信用合作方面,組建九山資金互助會,583個會員共募集資金757萬元,累計貸款1.2億元,還款率100%;在供銷合作方面,聯合社與福建永輝超市共同投資成立果品公司,發展連鎖超市5家,主要經營生鮮品和日用品;在消費合作方面,依托連鎖超市組建消費合作社5家,今年計劃達到40家,明年達到100家;在投資合作方面,聯合社會員共同投資450萬元,參與農業經濟總部大樓建設。 推進服務綜合化,發展全套精準服務 適應農民生產生活需求的變化,調整為農服務內容,優化為農服務方式,是供銷合作社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基本任務。要順應現代農業和現代消費的發展趨勢,推進為農服務綜合化、精準化,實現從賣商品向賣服務的轉變。 農資供應要在“精準”和“綜合”上做文章。農資供應是供銷合作社的老本行。在農藥、化肥使用減量化的背景下,供銷合作社在農資供應上不僅主渠道的地位不能丟,而且市場占有率還要有上升,更重要的是在農資使用上要體現精準性、在農資服務上要體現全套性。要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優化農資商品結構,推廣優質、高效、無害的農資及技術,壓縮資源高耗、污染易生的農資。推廣農藥化肥廢棄包裝物回收,服務美麗鄉村建設。臺州農資公司以“農民需求、我們追求”為宗旨,推行“全優保”綠色作物方案,在當地西蘭花、柑橘、西瓜、葡萄等產業中推廣全套的農資組合和優質的技術服務,使農民獲得了保質保量的收成。要加強莊稼醫院體系建設,形成以莊稼醫院為平臺,集農資銷售、病害防治、技術指導、新品推廣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引導農資企業、莊稼醫院發揮技術優勢,組建專業化服務組織或植保合作社,開展統防統治、機械作業等服務。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集中功能、聯合發展”的要求,結合農業“兩區”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為農民提供涵蓋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菜單式”“保姆式”服務。 農產品流通要在“高效”和“線上”下功夫。讓農產品不再“賣難”,是供銷合作社必須承擔的責任和必須為之而努力的方向。我省一些地方供銷合作社已有很好做法,如嘉興市供銷合作社通過產銷結合、工貿結合、線上線下結合,構建起集市場、冷鏈、電商、加工、展銷、品牌等于一體的農產品流通體系,在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農產品流通貴在“高效”。要充分發揮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公益性農貿市場的吐吞功能,引導農產品流通主體與農戶、農民合作社加強對接,采取產銷聯結、連鎖經營、電子商務、拍賣交易、展示展銷等多種手段,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抓好重點農產品市場建設,健全覆蓋全省的農批市場體系。浙農控股公司兼并省內最大的農產品配送公司——諸暨茂陽農產品配送公司,實現從農資供應、農產品收購、加工、餐食配送的一條龍經營。這種投資要鼓勵。加強農產品經紀人協會建設,發揮經紀人信息靈通、經營靈活的作用,促進農產品銷售。“線上”交易是高效、扁平流通的最有效形式。要積極推動“互聯網+農產品流通”,擴大農產品網上銷售,尤其要抓好“特色館”體系建設,打造具有公共產品屬性的網上農產品展銷平臺,為廣大農民合作社實現網上農產品銷售提供服務。 農村商貿流通要在“提升”和“覆蓋”上化力氣。供銷合作社系統雖已有各類連鎖企業309家、經營網點3.2萬個,但組織體系松散、業務關系隨意、利益聯結不緊、地域覆蓋不全,特別是缺乏具有較強經營能力和較高服務水平的連鎖配送龍頭企業,整個體系在與同類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要順應農民群眾消費需求升級的趨勢,因地制宜發展商貿綜合體、中心超市、便利店、專賣店等新業態。順應流通革命的趨勢,推進倉儲配送中心建設,推行連鎖經營、統一配送,特別要通過建立產權紐帶,打造連鎖配送龍頭企業。要順應城鄉人口優化布局和“互聯網+”加快發展的趨勢,合理改造和新建城鄉社區便利店、消費合作社,并以此為依托,發展電子商務,打造統一品牌和形象,形成線上線下相融合、城市鄉村廣覆蓋的日用品和農產品連鎖配送體系。 推進產業一體化,打造龍型經濟格局 推進產業格局從“貿”為主向貿工一體轉變,是社有經濟在新常態下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供銷合作社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迫切任務。要充分發揮“貿”的龍頭作用,強化經營主體間的合作和戰略伙伴間的聯合,增強科技和文化支撐,打造龍型產業鏈和塊狀產業群。 以貿易為龍頭,構建龍型產業鏈。“貿”既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軟肋。要改變“一買一賣、低進高出”的產業格局,發揮“善占市場、善拓領域”的經營優勢,強化貿易的龍頭作用,帶動精深制造業、高端服務業加快發展和特色種養業加快提升,推動產業結構從“以貿為主”向“貿工農服一體”轉變,打造龍型產業鏈。同時,我們還要把握產業簇群化的趨勢,以科技為支撐,打造內涵產業群;以文化為紐帶,打造外延產業群。拿茶業來說,我們除了經營好“一片葉子”本身外,還要做深“葉子內部”文章、做大“葉子外部”文章。要強化科技支撐,加強與相關科研單位的戰略聯合,充分利用茶葉功能性成分,深度開發食品、日化、保健、醫藥等原料及產品,打造茶業內涵產業群,走科工貿一體化道路。要強化文化紐帶,加強與相關產業主體的戰略聯合,充分利用茶葉文化性元素,廣泛發展茶食品、茶用具、茶服裝、茶文創、茶旅游、茶教育等產業及產品,打造茶業外延產業群,走文工貿一體化道路。我們的浙茶集團要強化“跨界發展”理念,采取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將茶業產業鏈諸環節的經營主體聯結為利益共同體,將茶業產業群諸方面的各類主體聯合為發展共同體,打造貿工農一體化的茶業產業鏈和科文貿工農有機結合的茶業產業群,而自身則成為茶業產業鏈的“龍頭”和茶業產業群的“中心”。長期以來,不少社有企業只做“貿”的文章,從賣農資、日用品、農產品到賣汽車、塑化、鋼鐵,“貿”的領域不斷拓展,但“貿”以外的領域問津不多。如,當前廣泛需要的生物肥藥、有機垃圾處理機械,我們就沒有想到去投資開發。這種局面要盡快改變。 以合作為紐帶,建立利益共同體。要以龍型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為重點,充分發揮資產經營公司的投資引領作用和行業龍頭企業的投資骨干作用,引導產業鏈各個環節上的經營主體共同投資,推動產業鏈各個環節協調發展。要把構建產業鏈各環節利益共同體作為打造龍型產業鏈的核心,引導產業鏈同一環節上的不同主體實行橫向合作、擴大經營規模、避免無序競爭,引導產業鏈不同環節上的經營主體實行縱向合作、發展一體經營、形成共同利益。再拿茶業來說,現實中茶業的貿、工、農各環節并不缺,但尚未形成貿工農一體化茶業。問題主要出在三個方面:一是在每一環節上,不管是茶農合作社、茶葉加工廠、還是茶葉經銷商,主體數量過多、規模過小,同類主體相互之間無序競爭嚴重;二是在不同環節上,各類主體利益獨立,相互之間博弈過度甚至誠信缺失,茶農超施肥藥在生產中隨處可見,茶商壓級壓價在交易中充斥市場,以至于在我國加入WTO 16年后,茶葉的綠色壁壘變成了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三是在產業鏈上,處在龍頭位置上的企業實力不強、品牌不響、市場不大,難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要按照形成“浙茶集團+縣級茶業貿易龍頭企業+縣域茶業加工企業+茶農合作社聯合組織”龍型產業鏈的目標,在農合聯的平臺上,構建“逐級向上參股”的利益共享機制和“逐級向下參股”的生產監管機制。 以聯合為手段,強化科技和文化支撐力。打造塊狀產業群,不僅需要構建各方利益共享機制,而且需要科技第一生產力和文化軟實力作支撐。處于產業群中心地位的企業要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文化團體、高等院校等組織的聯合,以科技創新、文化繁榮推動相關產業的深度和廣度開發,形成塊狀產業群。還拿茶業來說,浙茶集團既是浙江茶業龍型產業鏈的龍頭,又是浙江茶業塊狀產業群的中心,要發揮資本的紐帶作用,加強與中茶院等科研單位的聯合,推進科研成果轉化,開發茶化妝品、茶保健品等高科技產品,培育涉茶新興產業和科技企業;加強與茶文化研究團體的聯合,利用浙茶文化推廣,組合涉茶相關產業及生產企業,開發具有浙茶文化特色的茶食品、茶用具、茶服裝、茶旅游等產品和產業;加強與相關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的聯合,加強茶人才培養,為浙江茶業振興和浙茶集團騰飛提供人才支撐。 推進經營品牌化,擴大中高市場份額 推進品牌化經營是社有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也是供銷合作社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艱巨任務。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農產品、工業品和農業生產服務、農村生活服務品牌化經營的規律,努力擴大浙江品牌農產品、社有企業品牌產品在中高端市場的份額,擴大供銷合作社和農合聯提供的生產生活品牌服務的覆蓋面。 要大力培育農產品區域品牌。目前,我省農產品品牌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但真正響亮的品牌并不多,而響亮品牌的農產品則往往魚目混珠。農產品品牌有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區域品牌以地理標志為基礎,而企業品牌則以商品品質為基礎。一般來說,農產品和非精深加工農產品的品質與所處區域關聯度大,且其經營主體數量多、每一主體經營農產品數量少,這類農產品品牌由企業來培育很難做大做響(企業也不愿過多投入,因這類農產品品牌具有顯著的公共性),應由產業協會或合作社聯合會等聯合組織在政府支持下來培育、經營和運作。這類農產品適合采用區域品牌。當然,一些經營主體為了突出自身經營的這類農產品的特點,也可以在區域品牌下再加上企業品牌。再來說說茶業的品牌化經營,浙江有18個縣(市、區)生產龍井茶,幾乎每個縣(市、區)有自己的區域品牌,有些較大規模的企業也有自身品牌。雖然這些茶都叫龍井茶,但不同產區的茶的品質有一定差異,市場上魚目混珠現象嚴重。要發揮省和18個縣(市、區)茶產業協會的作用,培育和打造省級大區域品牌和縣級小區域品牌,讓產品質量符合條件的茶業企業、茶農合作社使用區域品牌。要提升浙江龍井茶的文化內涵,培育和打造龍井茶座體系,讓浙江龍井茶伴隨著浙江茶文化飄香全國各大城市。 要著力打造工貿結合企業的產品品牌。長期以來,供銷合作社只賣別的企業的產品,沒有自身的品牌。這就使得企業在轉型發展中不得不利用他人品牌而大大降低盈利水平。過去一個時期,工業品的品牌化經營方式發生了重大轉變,由“工業企業做產品、創品牌——工業企業自身或貿易企業賣品牌產品”轉到了“貿易企業創品牌、工業企業做產品——貿易企業再賣品牌產品”,貿易企業不僅獲得了巨額利潤,而且擁有了大批品牌。現在,除新興領域外,其他領域再創新品牌的空間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著力培育工貿結合企業的產品品牌,也可以學習福士達購買“龍獅戴爾”品牌的做法,積極購買國內外相關知名品牌,使我們的轉型發展有更高品質、更多利潤。 要積極打造供銷合作社系統的服務品牌。長期以來,供銷合作社的供銷,買賣的是別的企業的品牌產品。現在,農資供應從賣產品轉到了賣服務,農資產品、農產品、日用品的供銷從獨立門店點狀服務轉到了連鎖體系配送服務、從線下服務轉到了線下線上融合服務,供銷的內容和方式均發生了顯著變化。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凸顯供銷合作社、農合聯的作用和聲譽,供銷服務也應該有品牌。如,臺州市農資公司提供“全優保”品牌服務。下一步,我們打造的以莊稼醫院為基礎的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和以消費合作社、農民合作社為基礎的農產品、日用品連鎖配送服務體系,無論是體系還是網店、連鎖配送中心等都要有統一的“名”和“LOGO”,一些特色服務項目還可以創立服務品牌。 總之,我們要通過推進供給側改革,搭建農合聯大平臺,發展大合作、大服務、大產業。 |
相關閱讀 |
2021第37屆全國植保會延期,農資行業真的遇到最強寒冬! |
公安部:去年1月以來共偵破非法占用農用地、農資犯罪案件8800余起 |
農業“淘金”者比比皆是,慘嚎聲最大的是做有機農業的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