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時代,誰來為農資產品把關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4-25 8:37:00 |
隨著“互聯網+農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開始通過電商平臺,購買種子和化肥。然而,網購依舊面臨著和傳統渠道銷售一樣的問題——假產品。那么,“互聯網+農業”時代,誰來為農資產品把關?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糧。農民付出辛勤的勞作,為了就是豐收的喜悅。從傳統的農資信息網站,到傳統農資企業開辦電商平臺,“互聯網+農資”的電商平臺日漸增多,一貫善于及時發現機遇的互聯網行業幾年前便開始有所行動,如今“互聯網+農資”的部分領域甚至已呈現了“紅海”跡象。可是,當我們隨手打開網上一些經營種子、化肥和農藥的網店時也會發現,許多店家卻是“零成交”,就是在某種子企業創建的云農場平臺上,在創建之初也并沒有把種子作為核心業務,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其他附屬農資銷售上,且主要的交易是在線下完成的。 此前,“農民日報·現代種業”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調查顯示,34%的受調查者在購買農資時把電商作為比價工具,27%會通過電商購買。另外,有21%選擇了觀望,還有15%選擇了根本不考慮電商購買。在購買種子渠道的調查中,只有13%選擇了在網上購買,其余全部為傳統渠道,其中縣鄉經銷商占50%,廠家直供占16%。由此可見,多數農民對網絡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仍存在很大的戒心。 網購農資有許多優勢不可否認,但其中也不乏有假冒偽劣的農資產品充斥,這些假冒農資產品往往以極高的性價比,夸大宣傳農資產品的功效,吸引農民的眼球。而許多農民對網購農資還不熟悉,鑒別能力較差,甚至有個別人懷有貪小便宜的心理,很容易落入網絡欺詐的陷阱。網購農資不像購買一件衣服,一盒小食品那樣簡單,實在覺得質量不合格,丟掉算了。農民購買來的種子化肥等,是農民辛勤耕耘的希望,一旦購得假冒偽劣種子化肥等,不僅難以挽回經濟損失,還給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害。一方面,農民在網購農資時自身要學會甄別,就像以往在實體店購買農資時也得貨比三家一樣,多咨詢網絡專家后再進行網購。另一方面,關于網絡農資售假急需有人層層把關。 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民網購農資的培訓和指導,提高農民網購農資的安全交易意識,提高對農資產品的鑒別能力,讓農民習慣網購,并在網購中盡量避免損失,更要嚴打網絡兜售假農資現象,對售假者應施以嚴刑峻法,以儆效尤。隨著國家不斷對互聯網上交易平臺的嚴控和監管,相信電商平臺逐漸會規范起來,“互聯網+農業”也將真正成為農民備耕生產的好參謀。 |
相關閱讀 |
四川下達78.57億元農業支持補貼資金 |
注意:玉米品種觀摩,強調“高產”是誤導 |
五大舉措力促種業振興!農業農村部: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