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一片火爆背后農民真的能夠獲利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4-15 9:28:00 |
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商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作為中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農村,自然也成為電商發展的重點。那么,在農村電商火爆的背后,農民朋友們真的能夠獲利嗎? 由于政策等原因,農村電商成為了千縣萬村最想做的事。資金扶持、政策傾斜加上對電商神話的膜拜,對實體經營的失望等讓這塊成為利益和需求爆棚的市場。由于屬于新興行業結合,加之當地人對電商的不熟悉,各種潛藏在光線背后的利益輸送變得越來越頻繁。火爆的農村電商,在剛剛開始起步的階段,就開始變了味道。 肥了電商瘦了政府,補貼投入打了水漂 當地政府之所以對農村電商趨之若鶩,很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的不斷利好,讓農村電商成為當地政府政績光鮮亮麗的一筆。早在去年,國家就出臺了多項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政策。既然在國家層面都對農村電商發出了強勁信號,當地政府必然要配合,于是我們看到農村電商從去年以來就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而在今年,政策導向更是讓農村電商的發展有了加速的跡象。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被直接寫入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在披露的未來五年計劃實施的100個重大工程及項目中,提到“實現村村直接通郵”。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同樣給農村電商發出政策紅包。在這樣的態勢下,當地政府對農村電商大開綠燈。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是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的。國家對農村電商的扶持可不僅僅是政策,還有巨額補貼。比如去年7月14日財政部、商務部公布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名單,中央財政計劃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發展當地農村電子商務。 而具體到當地政府上,為了促進電商發展,政府除了提供基礎設施以外,也會拿出天價補貼。網上流傳的某地政府下發的電商項目資金補貼通知,就非常具有吸引力,最高補貼達到100萬元。 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地為電商平臺、本地從事電商的公司、個人等提供政策、資金、辦公場地等,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讓人無奈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巨大的風口卻成為某些電商“發財致富”的捷徑。很多電商就憑借一個空殼,就開始騙補貼。此前,媒體曝光過的趕街網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這個網站沒有備案,域名從趕集網而來,頁面大部分都是淘寶客鏈接,也去縣鎮申報合作,居然獲得獲得補貼。域名信息的統計數據慘不忍睹,沒有幾個點擊,但也被曝光聚攏了數百萬資金。 劉強東也直言不諱地提到:“現在很多電商都打著農村電商騙地方的補貼,這你們也可以問,很多電商平臺跟地方省簽了很多合同,找了省長、縣長簽字,要到了扶持資金。”可見,農村電商在某些地方,真的是肥了電商,瘦了政府,基礎設施投入和巨額補貼都打了水漂。 巨頭出手,抓緊圈住資源 但不管想趁機渾水摸魚的電商有多少,農村電商還是朝著一個快速進化、蝶變的方向前進。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早就在農村電商市場提前布局,搶灘登陸這一塊潛力巨大的市場。京東推出工業品進農村戰略、農村金融戰略和生鮮電商戰略的“3F戰略”,阿里投資百億,并建立起覆蓋一千個縣、十萬個行政村的服務體系。騰訊的“為村”計劃,以及京東、蘇寧等電商下鄉計劃,也都在醞釀并處于實施中。 巨頭的出手,其實就是趁農村電商市場勢力格局尚未明朗之前,抓緊抓住消費者、貨源,為以后在農村電商市場的壯大做準備。而當地政府為了讓這些電商巨頭青睞自己,也想出了很多招兒。比如去年9月27日《京華時報》報道,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人大常委會為了響應該縣與阿里巴巴達成“農村淘寶”電商協議,要求職工每人網購至少1000元金額物品。 可以說,當地政府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在給電商輸送利益。輕松讓電商入駐進來,大肆圈住貨源和消費者。這就有失市場競爭的本意——要是京東和淘寶都想殺進來,就讓它們展開直接競爭。貨源方面,價高者得;消費者方面,各憑營銷。而不是一味地敞開大門讓它們進來,進而喪失了主動權。 農村電商的餅很大,味道卻差強人意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表示,“農村電子商務從各個領域,從產前、產中、產后都使農民加入到農村電商去,改變過去農民只是種養,以后通過電商也可以直接銷售,這樣把流通環節的收益也可以留在農民的手上,解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 也就是說,農村電商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改變農民的收益渠道,讓農民真正獲利。但對于億萬農民來說,農村電商真正做到讓其獲利的目的嗎? 以“阿里年貨節”為例,馬云曾說到,推出這一活動就是希望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將革命老區的名優農特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在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同時也為企業打造一個新的銷售品牌。對于革命老區來說,這自然是一個好消息。 但事實上,除了少數全國知名的農特產品和得天獨厚的產品之外,一般的農村市場并沒有太大特色。根本不具備向全國發展的潛力,還是只能在周邊銷售。對于這樣的情況,農村電商其實并不難發揮太大作用。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是,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營銷費用越來越貴,對資金短缺的農民或農業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甚至絕大部分是賠本買賣。就算現在電商平臺對農村電商有相關的優惠,但還是滿足不了絕大多數農民的需求。再加上農村市場物流上的短板,短時間內電商并不會給農民帶來太多裨益。 農村電商現在的餅畫的這么大,但味道卻差強人意。隨著時間的推移,能讓其變得好吃起來嗎? |
相關閱讀 |
番茄轉色不良?“給他點顏色瞧瞧”! |
官宣!全球農化巨無霸先正達要在科創板上市,去年營收達231億美元 |
植保無人機迎來更大發展空間,但現實堪憂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