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出,農資行業面臨重大調整。對于眾多的農資企業來說,轉型在所難免。但是,在轉型過程中企業該如何繞過各種陷阱呢?下面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能人陷阱
農資行業的市場化進程相對較晚。在計劃經濟時代,權力集中,資源集中導致當時的市場產生一些“能量”很大的人物。因為他們靠近權利,靠近資源,甚至只是靠近港口。依托這樣的有利條件,形成了很多的人脈關系。在那個信息不對稱的年代里,這樣的人也相當于靠近了信息的源頭。所以在那個年代,一個人的到來往往會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這也給很多老板造成了一種錯覺:認為企業的經營局勢的扭轉要依賴某個“能人”實現。但事實上,這樣的能人在當今信息爆炸時代,市場化程度高度發達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再。
那么當下,是不是說人已經不重要了?絕不是,而是由人組成的團隊更為重要。一個企業的管理潛力要靠團隊的力量去發掘。未來真正的競爭,團隊的勝出概率會更大。團隊中,每個人都將工作的重心放在自己擅長的崗位上,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的優勢互補來的更為有效,決策也將更為科學。
二、行情陷阱
農資行業之前的行情可以說雖然有波動,但整體屬于慢牛行情;旧献鲑Q易的流通企業,都不會出現大的經營風險。因此在這期間,無論是國有背景的還是私人背景的公司成長得都很快。這樣的公司都有各種產品經理,每天負責收集數據,整理曲線,還有所謂的發現機會。因此也形成了一個行情陷阱,認為做貿易就是低買高賣。
三、模式陷阱
最近熱炒的“互聯網+”的模式,上到中央下到個人都在談論。農資行業也有大量的資金投向了農資電商。且不說農資電商會不會成功,就這樣的熱炒讓很多的農資企業經營者大受蠱惑,這就埋下了一種模式陷阱。大家都過分的關注模式對企業帶來的改變,也反映了農資經營者們的一種浮躁的心態,渴望快速走出目前的困境。但事實上,欲速則不達。
那么對于這樣的陷阱,如何能夠避免呢?答案也非常簡單,但往往很多人都無法堅持,那就是對產品品質的追求。放下浮華,撇去泡沫,回歸產品。讓產品說話,讓效果說話。很多人說現在市場上假貨、次貨太多,做真貨會遭遇到“劣幣驅逐良幣”。其實那是你對于產品品質的理解太過片面,品質的底限是正品
四、新品陷阱
能夠關注產品研發的農資企業也不能說少,很多企業的經營者認為現在產品研發必須跟上市場的步伐。但這些企業對產品研發只能說是關注,而不是專注。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將很大的精力投在了炒作上,并沒有放在新品研發上;市袠I可以說有一萬個產品,就有五千個概念。更為讓人擔憂的是,很多農資企業經營者對產品研發的認知水平就停留在炒概念的層面。這當然是受限于經營者們的個人素質,如果能夠認識到我前面提到能人陷阱,先把自己這個能人摒棄掉,讓團隊來處理這個問題,我想也會避免這樣的新品陷阱。
農業專家認為,農資企業轉型之路很長,遍地是陷阱也同時布滿荊棘。但這條路都要我們自己去走,誰都不要想搭順風車一蹴而就。真正走過這條路的企業,在未來才會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