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央一號文件:農業供給側改革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6-1-29 11:06:00 |
昨天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了發布會,在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對此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解讀。 據了解,農業供給側改革是從根本上解決像玉米階段性供過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擴大等結構性矛盾的有效辦法。在供給側改革下,中央對農業種植的指導思想是:有需求的農產品要增加產量,沒有需求的農產品要逐步調減。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在解讀文件出臺背景時指出,當前中國出現了糧食產量、進口數量和糧食庫存量都在增長的復雜局面,最主要的因素是國內糧食供給的品種結構和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存在著不適應、不匹配。 陳錫文表示,從這幾年的情況看,國外糧食價格在下跌,但在2014年以前國內糧食主要品種的價格卻在上漲。國內糧食價格高于國際市場之后,導致了國外糧食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農業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破解這個突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舉措就是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為不能單純以數量來判斷農業發展是否成功,還要考慮提供的農產品在品種、質量上能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在回答記者如何用供給側改革思路化解當前玉米庫存積壓大、引導農民根據市場供求來決定種多少玉米的問題時,陳錫文表示,實行玉米價格由市場決定、價格和補貼分離的辦法將成重要舉措。“如果國內玉米價格完全按照供求由市場決定,它將理性地回歸到和國際市場價格相近的水平,屆時大規模進口玉米的現象就會明顯減弱,就能為中國國產玉米提供市場,庫存的玉米也會逐步消化掉。”陳錫文說。 陳錫文指出,從前年開始,中央政府已經在一些重要農產品上開始實行改革,比如2014年新疆棉花以及東北和內蒙古大豆實行了目標價格的改革制度,去年夏天又在長江流域實行了對油菜籽價格和收儲制度的改革。但陳錫文特別強調:盡管2015年糧食產量達到12400多億斤,但與國內實際需求相比還是有缺口的。小麥和大米作為口糧,供給側改革下,這兩個品種按照最低價收購的政策不會改變,但是要進一步完善。“下一步農村改革中,很重要的是通過供給側改革,引導農民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對有需求的農產品要增加產量,對沒需求的農產品要逐步調減。”陳錫文說。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在發布會上表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說糧食不重要了,主要是糧食生產要尊重市場規律,要實時調整糧食種植結構,要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真正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抓糧的積極性。 |
相關閱讀 |
農業部夏季種子基地巡查工作開展起來 |
云南進入“燒烤模式”,旱情導致200多萬畝農作物受災 |
齊齊哈爾 關注有機肥把握未來肥料發展動向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