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然不少農資企業風風火火開啟了農資電商模式,但本質上并未改變企業的經營現狀,真實的網上交易的數量極其有限。盡管如此,近一年來,農資電商的概念攪動著農資圈、投資圈和媒體圈,“互聯網+”的概念更是被亂用,農資電商也正在被神化。
讀懂“+互聯網”與“互聯網+”
先要區別好這兩個概念,就一下子能看清所謂農資電商的真面目了。
“農資+互聯網”則強調主要是傳統行業以既有業務為基礎,利用互聯網技術和理念,提高為用戶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大多農資企業開辦的電商幾乎都是在原有渠道上增加對互聯網的利用。傳統農資企業依靠原有的存量、行業、公信力優勢,借助互聯網技術提高自身服務客戶的能力,利用互聯網對自己進行自我創新甚至自我革命。更多的農資企業做電商是采取了在繼承上創新的邏輯。
“互聯網+農資”更多強調電子商務業態進入農資流通領域,互聯網金融替代原有的農資結算贏利模式。由互聯網思維的商務模式向傳統農資行業突入式擴張,主導者往往是互聯網企業。從技術、商業模式、資金、人才等方面看,都是互聯網企業主導著融合進程,阿里巴巴、京東的探索應該算是這種模式。通過新技術、新機制和更廣泛用戶參與度,贏得巨量消費者。其爆發力往往設計在互聯網金融產品上,通過網上購物、信息傳播、網上金融覆蓋著農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替代原本屬于傳統農資行業的市場空間。
二者形式上是一體,本質上相通。其實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互聯網、日本科技工業聯盟都是傳統行業+互聯網的再創新業態。農資企業做電商更多地也采用了這種模式,引入互聯網新制度,盤活龐大的既有產業和渠道優勢。
農資電商的阻礙在哪里?
從目前農村網購情況來看,占比最大的是服裝,達到60%,其他一些日用品達到19%,而占農民傳統消費份額40%的農資消費并沒有在農村網購中顯示出來。通過調研可以發現,農資電商的發展存在五大障礙:
一是農資產品的服務屬性決定了很難實現網上銷售。農資不像標準化的書、服裝,它需要技術服務,對農資來說,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不同氣候,需要不同的種植業解決方案,這是農資的獨特之處,所以農資產品不能像日用品或者消費品一樣實現B2C的銷售模式,快速實現規模化。
二是不可回避的渠道沖突問題。國內農資電商大多是由農資企業自建,從經營自主商品做起,實現線上體驗,線下銷售的O2O模式,這樣一來,難免會沖擊傳統的銷售渠道體系,無形中增加新的內部競爭。
三是產品線寬度根本不夠。與淘寶、京東模式最大差異在于農資企業自營電商只經營自己的產品,無法讓更多農資產品一并在網絡平臺展示,對農戶來說失去了網絡購物天量選擇、便捷、價格比對等真正體驗。雖名義上號稱農資電商,本質上只是原有銷售體系互聯網化。
四是資本投入度不高。過去6個月時間里,電子商務行業共發生234件投資,其中天使種子輪投資72件,A輪67件,B輪及以后的投資共95件。這些投資主要分布在快遞物流、海淘代購、生活服務電商、電商解決方案4個領域。雖然京東、阿里等互聯網大佬也在積極布局農村市場,但總體來看,農資電商對于資本的吸引力并不高。在農資電商要真想包打農村天下,金錢和時間是兩個必備的條件。
五是“最后一公里”問題影響了高效配送。家庭對快消品的用量,很容易實現零距離收貨。但是一袋肥料40公斤-50公斤,在農村建一公里體系,可能只有5個-10個消費者甚至是2個-3個消費者,目前農資電商采用集中的電商采購點購買和取貨的方式,其實還是沿用了傳統農資銷售模式。
電商贏利的經濟點
我們先要看農戶對農資產品購買需求。一是價格。傳統農資銷售是多渠道、多層級的形式,不斷加價;二是選擇。農村消費半徑小,農民買什么農資取決于村頭賣什么;三是質量。農民很難或者無法直接辨別產品好壞。四是服務和技術。現在農民所能獲得的服務取決于零售商能夠提供什么技術支持。從目前各農資電商發布的模式上,互聯網技術的確能夠改善農戶購物體驗,但由于沿用了企業原有渠道,很難一下子滿足農戶的真正需求。
我們發現,盡管披上了互聯網華麗的外衣,但其傳統農資銷售的本質沒有變化,贏利模式沒有改變。這也是農資電商無法引發互聯網投資者重視的重要因素。京東、阿里巴巴則采取了比較成熟的購物平臺模式,既能擴大農資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又能引動廣大農戶的關注度。由于其平臺更大、容量更多、農戶關注度更高,使得其資金池的沉淀總額會更多,形成金融盈利。
農資電商發展還處于種子期,各種模式都需要市場和時間的檢驗。毋庸置疑的是,互聯網技術使得資本與實體的鏈接變得更容易,農資傳統渠道通過+互聯網可以得到再度創新與提升。有了農資O2O的成功,P2P也就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