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少妇三级全黄,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馬鈴薯主要病害防治大家談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6-25 10:00:00
    

  馬鈴薯主要病害有馬鈴薯晚疫病、馬鈴薯瘡痂病,馬鈴薯黑痣病,嚴重影響著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眼下又近雨季,氣候條件將對馬鈴薯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產生較大影響,該怎樣科學用藥防控馬鈴薯病害?今天小編和大家一塊來談談如何正確的防治這些病害。

  馬鈴薯晚疫病

  在馬鈴薯晚疫病防治方面,最科學的方案是以防為主,防控結合,即選用健康無病種薯——高壟大壟栽培——加強田間栽培管理——化學藥劑噴霧,同時需要加強測報。

  化學防治應在晚疫病病菌侵染前或始發病期用藥,一般現蕾期要噴第一遍藥,根據天氣和發病情況提前或延后噴霧。

  晚疫病發病前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進行噴霧保護,如用藥前已顯病,第一遍藥要使用兼有治療、鏟除和保護作用的藥劑,以便壓低菌源基數。

  保護性殺菌劑,發病前噴霧:可選用75%進富(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或25%瑞凡(雙炔酰菌胺)或10%科佳(氰霜唑)噴霧。

  內吸治療殺菌劑:可選用68.75%銀法利(氟吡菌胺·霜霉威)或25%阿米西達(嘧菌酯)或56%阿米多彩(阿米西達·百菌清)或25%凱潤(吡唑嘧菌脂)或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或18.7%凱特(烯酰·吡唑脂)或52.5%抑快凈(惡酮·霜脲氰)噴霧。

  因地制宜科學用藥我國地域遼闊、生態類型復雜,馬鈴薯栽培模式多種多樣,不同地區不同栽培模式下,晚疫病發生規律和特點亦不相同。因此,施藥策略和方案也不盡相同。

  “高發區”——前期噴施保護性殺菌劑雙炔酰菌胺和代森錳鋅,中后期交替噴施長持效期、內吸性治療劑和保護劑,如氟吡菌胺·霜霉威和雙炔酰菌胺。中心病株出現前7~10天噴施第一次藥劑,用雙炔酰菌胺或代森錳鋅。

  “常發區”——前期噴施保護性殺菌劑,而后期雨季(7~8月)來臨后主要噴施內吸性治療劑或保護兼治療劑。在中心病株出現前7~10天噴施第一次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和雙炔酰菌胺等。

  若到雨季噴施內吸性治療劑或保護兼治療劑,如霜脲氰·惡唑菌酮(抑快凈)、烯酰嗎啉·松脂酸銅、霜脲氰·丙森鋅(可魯巴)、霜脲氰·代森錳鋅(克露)和精甲霜靈·代森錳鋅(金雷多米爾),注意交替用藥。

  “偶發區”——發現中心病株后即噴施內吸性治療劑或保護兼治療劑,如果氣象條件不能滿足晚疫病流行,則整個生長季可不噴施藥劑。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后可施用氟吡菌胺·霜霉威、霜脲氰·惡唑菌酮、霜脲氰·丙森鋅和霜脲氰·代森錳鋅等藥劑噴施。施藥間隔期為7~10天,一般全程噴施2~3次藥即可。

  輪換用藥謹防抗性。值得注意的是,馬鈴薯晚疫病菌具有易產生抗性的特點,屬于高抗性風險病原菌。馬鈴薯晚疫病對甲霜靈的抗性在全球普遍發生,我國馬鈴薯晚疫病對甲霜靈的抗性也普遍發生,具有發生地域廣、抗性水平高、發展速度快的特點。不過,與其他類型的殺菌劑如乙酰胺類、羧酰胺類、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尚未出現抗性。烯酰嗎啉目前沒有晚疫病菌對該藥產生抗性的報道。馬鈴薯晚疫病對霜脲氰也尚未產生抗性。所以,在用藥過程中,要限制單一殺菌劑的使用次數,輪換用藥,將不同作用機理、特別是仿效和持效期相似的殺菌劑組合使用。按推薦劑量使用,優先進行保護性施藥,避免治療和鏟除性施藥,嚴格控制每個生長季節的使用次數等,以降低病菌的抗性風險。

  馬鈴薯瘡痂病

  感病馬鈴薯表皮有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瘡疤,故稱為瘡痂病。瘡痂病發生后病斑雖然僅限于皮層,但病薯不耐貯藏,外觀難看。感病后對馬鈴薯的品質影響很大,造成商品價值下降,一般可減產10%~30%,部分地塊甚至減產40%以上。

  造成瘡痂病傳播的原因,一是選用的種薯未經浸種消毒殺菌就播了種;二是未能避開曾經發過瘡痂病的馬鈴薯、蘿卜、胡蘿卜、甜菜等作物重復種植;三是薯塊膨大期遇上高溫干旱天氣。根據瘡痂病的發生途徑和發病規律,總結各地經驗,可采用綜合防治的方法加以預防。

  首先,選用抗病品種。從生產實踐情況來看,抗病性較好的品種有豫薯1號、魯引1號、榆薯1號、春薯1號、泰山1號、白豐、五里白等品種,各地可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選擇。

  其次,實行輪作換茬。一是對于曾經發生瘡痂病的大田,要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二是改善種植大田的水系設施,確保結薯期能夠及時灌溉,保持田間濕潤管理;三是選擇偏酸性的土壤種植。

  第三,施用有機肥料。對土壤殘留病菌的大田,要堅持施用有機肥、生物有機肥料,可以較好地抑制土傳病菌。

  第四,進行藥劑防治。一可用0.2%福爾馬林(甲醛)溶液,將洗凈的馬鈴薯浸種2小時,或用0.1%對苯二酚(化學純)水溶液浸種30分鐘,然后取出晾干播種;二可在病田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進行土壤消毒,每畝用藥1.2~2斤;三可在發病初期用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施,每隔7~10天一次,共噴2~3次。

  馬鈴薯黑痣病

  典型的土傳和種傳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近年來,許多馬鈴薯主產區由于無法實現輪作倒茬而致使該病害的發生與危害日益嚴重,已嚴重影響了薯塊的外觀和商品價值。一般田塊黑痣病發病株率在5%~10%,但發病嚴重的地塊可達到70%~80%。

  分布廣泛,在我國各馬鈴薯主產區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如東北、河北及內蒙古等地區發生普遍,發病率較高。其防治措施如下:農業措施

  輪作由于菌核能長期在土壤中越冬存活,可與小麥、玉米、大豆、多年生牧草等作物倒茬來降低土壤中的病菌數量,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制,避免重茬。

  田間管理應選擇地勢平坦,易排澇的地塊,以降低土壤濕度。適時晚播和淺播,土溫達到7~8℃時適宜大面積種植,促進早出苗,減少幼芽在土壤中的時間,從而減少病菌的侵染。一旦田間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在遠離種植地塊處深埋,病穴內可撒入生石灰消毒。

  種薯挑選選擇無病、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的種薯。化學防治

  種薯處理為防種薯帶病和土壤傳染,播種薯塊用甲基立枯磷、噻呋酰胺或咯菌腈等藥劑稀釋后拌種。井岡霉素也可防治黑痣病,播前用種塊重量的0.3%均勻處理塊莖能取得好的防效。若切塊,切塊面應沾上灶灰播種或采用苗盛(福美雙與戊菌隆混劑)拌種。

  壟溝噴施種薯播種后覆土前,用嘧菌酯藥液噴施到薯塊和土壤中,公頃用量450~750mL,然后覆土。

相關閱讀
大蒜酸害的防治技巧
淺析果蔬施用水溶有機肥的方法指導
大棚蔬菜有重茬病怎么辦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