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量可能進一步下降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的產量同比下降4.23%,環比略有下降,而一家網站的統計數據是7月24日全國停車的尿素產能達到了近1200萬噸。兩個數據說明了雖然煤價下跌,技術進步,但絕大多數的尿素企業仍然深陷虧損的泥潭。只要后期價格繼續下跌,那么產量就不大可能增長,從而可能促使國內供求關系發生逆轉。
二、出口成為拉動國內價格的主力軍
對比印度第一輪招標,第二輪招標量大反而價揚,徹底打破了國際市場尿素供求雙方的僵持局面,傳達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今年做空中國尿素的做法不可行,從而會促進其它貿易商的跑步進場。
另一方面,雖然印度招標招出了260美元/噸的離岸價,但全球其它港口的尿素離岸價始終穩定在290美元/噸以上(除伊朗)。如此巨大的反差,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國內企業的價格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二是全球尿素生產企業的成本良莠不齊,成本高的企業無法參與競爭,成本低的企業,不愿意參與競爭,290美元/噸的小顆粒離岸價或許就是全球其它尿素生產企業出口價格的底線。假如這個判斷成立,那么在印度采購110萬噸的中國小顆粒尿素貨源后,基本可以出清港口的小顆粒尿素庫存,實現了尿素的去庫存化過程,后期只要維系著目前的價格,中國尿素的出口就可以繼續放大,最終會改變國內的供求關系,拉動國內和國際價格的同步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