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某省級農科院,上午開學習會,傳達"國七條"文件精神,個個昏昏欲睡,下午開現場會,驗收省科技攻關項目的成果,人人精神抖擻。也存在于中國大大小小的研究院。
從1985年至今,中國花了近30年探索科研成果轉化,科研體制改革提法年年都有,科企雙軌難對接的癥結始終存在。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深化種業(yè)體制改革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的意見》(下稱"國七條")再次申明政府改革種業(yè)科研體制的決心與導向,但是在財政配套落地之前,科研院所似乎仍然不為所動。
改革勢頭不可擋
建國以來,農業(yè)科技體系正式建立算是1952年,分七大區(qū)建立了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那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由國家全額撥款支持科研,那是歷史的產物。
隨著國家意識到科研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guī)律,從1985年開始推行農業(yè)科技體制改革政策,科研單位的事業(yè)經費撥款開始有了巨大變化,那時科研系統的人員把這些改革比喻為國家"丟包袱",實際上是逼迫將科研成果拿到市場上去"套現",來養(yǎng)活自己。然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風順和完全正確,根據重大政策的出臺和體制的重大改變,在1985-2005年20年間,改革經歷的"一刀切"改革、改革結構調整再到科研單位的分類改革階段,這是國家政策根據經濟形勢的自我修正和實現更大的發(fā)展。 在國家層面上看這些改革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政策為科研體制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從2011年八號文(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yè)發(fā)展的意見)到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種業(yè)科技,再到最近的"國七條"、2014"中央一號文件",這些政策演變過程畫出了種業(yè)變革的必然性,步伐已朝改革深水區(qū)邁進。
育種與課題脫節(jié)
中國社會和經濟發(fā)展巨大,相應的科研改革政策轉變也十分明顯。而《農財寶典》記者采訪多名省市級科研院所負責人和育種家,發(fā)現他們雖都經歷環(huán)境巨變但對國家變革意圖并不感冒,最關心仍是財政的支持和項目經費的爭取,而國家期望的科研成果向市場轉化并非科研單位主流業(yè)務。 隨著改革推動,科研單位對基礎性研究的集中,除了經費方面,還成就科研單位的價值導致。當時的中國市場經濟還處在初級階段,計劃經濟影響未退,體制內的工作被打上體面、穩(wěn)定的標簽,公私經濟體優(yōu)劣明顯。
在育種科研單位的評價體系里面,論文發(fā)表的數量和質量就等同于專家的水平,與品種無關。能拿到國家項目和課題不僅有單位獎勵,還可以作為升遷加分的因素,而選育出一個國審品種,無論推廣面積多大均不能作為獎勵和晉升加分的指標,做應用型研究的更是會被指"不專心科研"或者"無所事事",甚至被單位邊緣化,這種情況至今存在。因此,育種家們通過尋獲國家科研項目,來證明和展現自己,但自己的研發(fā)方向被課題所決定。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李傳國課題組選育出許多被社會和行業(yè)認可的品種,李傳國坦言當初他也經歷了育種和做課題的糾結,最后因為他只想好好搞育種,不在意文章和升遷,才有今天,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即使是現在,水稻所的領導仍要求他們課題組每年必須拿出一定數量的發(fā)表論文用于交差,否則不能體現出該課題組的水平和行業(yè)地位。如果這些指標不達標,會影響到課題組的考核,也影響到課題組里面年輕育種家們的上升通道。 對科研單位育種家而言,需大量精力申請課題和發(fā)文章,育種可能淪為兼職。縱觀政策變遷,但無法改變科研單位追逐目標,大多數人認為,在強有力政府調控下的科研體制還是貼近政策才是主流。 |